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施尖端血管外科尖端Bentall手术不可缺少的条件

作者:  时间:2018-06-15  热度:

  如果患者被发现主动脉二瓣畸形、升主动脉瘤,同时还伴有一个室间隔膜部瘤,而且患者是“熊猫血”.....

  面对如此复杂,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即使对顶尖的心脏外科团队来说都是严峻的!制定手术方案前的病情诊断,精确测量各项参数并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上海德达医院的心脏团队近日就这样一名情况特殊的患者进行了手术,该患者全方位影像检查确诊为主动脉二瓣畸形、升主动脉瘤,还伴有一个室间隔膜部瘤。不仅如此,该室间隔膜部瘤不仅体积较大且壁膜菲薄,其尖端已经破裂!更出乎意料的是,该患者不仅常罕见的熊猫血(即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为千分之三),而且血液中还存在不规则抗体,使得配血变得极为困难。这无疑给原本难度系数已经很高的手术又增加了巨大的挑战。

  手术方案该怎么设计呢?影像及介入中心主任黄连军教授用“火眼金睛”来形容影像团队的作用。借助最先进的设备、高超的诊断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利用低剂量心脏大血管“一站式”CT扫描和强大的后处理工作站,精确测量各项参数。在发现并评估患者主动脉病变的同时,影像团队发现患者确诊合并室间隔膜部瘤以及室水平左向右分流,进一步协助大血管外科团队制定更加完备的手术方案,为整个心脏团队的“精准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经过充分准备后,德达医院孙立忠教授领衔的心脏团队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实施了这例Bentall(主动脉根部替换术),手术过程十分顺畅,经食道超声,畸形矫正满意,心肌良好,心脏自动复跳,实现零输血,转流后乳酸不高,而本次手术全程零输血,也未使用任何止血材料。在手术前和手术中,团队应对熊猫血制定了周全的方案以及应急备案。术前采取自身储血800ml,术中回收510ml,最重要的是“精细完美”的手术,最大程度减少了患者的失血。

  术后恢复非常顺利,手术当晚即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常。出院后,医院配备专业团队继续随访,发现可能潜在的问题,提醒及时复查并正确处理。

  Bentall手术是指应用带有人造心脏瓣膜的人造血管做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术,并将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移植于人造血管根部侧孔,又称复合带瓣管道手术。Bentall手术适用于升主动脉瘤同时有主动脉瓣病变,而且主动脉窦和窦管界均有明显扩大,或者升主动脉夹层瘤累及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并引起主动脉瓣交界撕脱,造成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者。因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被列为心血管外科最尖端的术式之一。

  可一个患者从确诊到最后康复,手术仅仅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实践中,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还面临很多痛点:

  (1)数据采集和管理严重依赖手工、格式不够规范,令心血管病临床数据处于信息孤岛状态,不利病情追踪,科研效率低。

  因此飞利浦在院内针对临床径各个环节的需求,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管理系统,帮助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提高管理和诊疗效率及水平;并打破信息孤岛,将设备和系统在心血管疾病健康关护周期所产生的数据,全部集成、整合到“ICHM心血管管理门户”上,实现数据互联,打造一个真正的心血管领域信息化平台,并实现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ICHM整合互联的心血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辅助下,德达医院大大提升整个医疗流程的效率;积极、完善的院后管理降低病人再入院率。此外,心血管临床数据仓库(NCDR)使同一医院内不同科室工作流数据集成和串流,并且共享。让心血管大数据技术实实在在地服务于医护人员。

  (2)影像设备的精确度不够、诊断结果出现多样性,大大影响了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有效的介入治疗。

  因此与普通的手术室不同,德达医院配备了大平板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机DSA能够360度全方位观察患者血管和病变,大大改善了图像质量,简化了介入过程中医生的工作,大幅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充分以病人为中心,注重多学科联合,将内外科治疗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

  (3)院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对患者体征、用药、生活习惯等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患者再入院率高,推高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不过当德达医院采用了飞利浦院后管理系统后,将设备和系统在心血管疾病健康关护全程所产生的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提高病人康复率的同时,减少医院的患者流失。HSDP(HealthSuite Digital Platform)数字健康平台连接健康关护全程,虚拟化整合个人健康、专业医疗护理、术后康复等,以精准的专业数据和高度的数据安全解决医患双方对互联技术的担忧。利用实时的、情境化的纵向患者数据流、决策支持应用软件及参考性内容,有效帮助医护人员提升诊断信心,缩短疗程。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