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5年随访

作者:  时间:2018-06-09  热度:

  前瞻性研究显示,超过60%的抑郁症患者在首次用药试验中未获得疗效,而在后续几次调整的用药试验中,获得疗效的患者比例也逐渐减少,至第4次试验时,抑郁症的缓解率仅为10-15%。32-41%的难治性抑郁症(采用足量、足疗程的至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仍不能获得疗效)患者在4次用药试验后仍未获得疗效。

  已有研究显示,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对难治性抑郁症具有长期疗效。并且,FDA已批准VNS作为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疗法;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也推荐将VNS用于治疗经4次足量治疗后(包括电休克疗法)仍无效的难治性抑郁症。

  一项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长期、前瞻性、标签、非随机的观察性研究探讨了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后5年随访的疗效和临床转归,该研究也作为VNS获FDA批准后的上市后监测研究。

  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61个医疗中心2006年1月至2015年5月的病例。最终纳入795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包括双相和单相抑郁),均已接受了超过2年的抗抑郁治疗,并有过3次以上的抑郁发作,且均经4次足量的抗抑郁治疗后(包括电休克疗法)仍未获得疗效。已排除具有疾病和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病史的患者。

  将受试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494,女性71%,平均年龄48.9岁,首发抑郁症的年龄平均为20.9岁,57%曾接受过ECT,经历抗抑郁治疗失败的次数平均为8.2次;对照组:n=301,女性70%,平均年龄49.9岁,首发抑郁症的年龄平均为21.1岁,40%曾接受过ECT,经历抗抑郁治疗失败的次数平均为7.3次。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NS,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后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包括分析两组患者对治疗的应答率、抑郁症的缓解率、率以及死亡率,并对既往对电休克疗法(ECT)应答或不应答的患者、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双相或单相抑郁患者分别进行子分析。研究假设试验组的临床转归优于对照。

  ▲基线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评定量表评估,试验组的平均评分为33.1(SD=7.0),对照组为29.3(SD=6.9),表明两组患者均为中-重度抑郁。

  ▲ 5年的观察研究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显著优于对照组,包括:5年累计应答率(67.6% vs.40.9%,P<0.001)和抑郁症缓解率(43.3% vs. 25.7%,P<0.001)。

  ▲另外,对曾接受ECT治疗有效的患者的子分析显示,试验组的累计应答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71.3% vs. 56.9%,p=0.006);而对曾接受ECT治疗无效的患者的子分析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59.6% vs. 34.1%,p<0.001)。

  ▲ 对基线时伴或不伴焦虑、双相/单相抑郁症状患者的子分析显示,试验组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P<0.05)。

  综上,本项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VNS,可显著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转归,包括显著升高应答率和缓解率、显著降低死亡率和率。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