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即婴儿湿疹,是婴儿期的常见问题,多在生后1~2月开始,1~2年内消失。表现为皮肤的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点,婴儿可无自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渗出、结痂,甚至继发感染,婴儿可能有烦躁不安症状,甚至影响睡眠和进食。为什么宝宝会有奶癣呢?日常妈妈们该如何护理呢?
奶癣是一种皮肤过敏现象,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奶癣现象一般提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食物中存在过敏原。配方奶以牛奶为原料,所以人工喂养更容易发生湿疹。母乳喂养在妈妈食用海鲜、牛奶后容易发生。
2、婴儿存在过敏体质。这类婴儿更容易发生鼻炎、哮喘等。
1、最先出现部位——面颊(小红疹),再是额、颈、胸部。
2、小红疹转变为小水泡,破溃后流水,之后可结成黄色痂皮。反反复复。
(1)冬季洗澡次数不宜过勤,洗澡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物品,水温不宜过高,洗澡完毕后给予低敏感保湿霜护肤;
(2)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使用棉质衣物和毛巾,衣着宜宽松、柔软,尽量不用纸尿裤;
(3)虽然日照有促进维生素D活化,促进钙吸收的重要作用,但有湿疹的患儿还是应该避免阳光直射;
(4)湿疹较明显的患儿,辅食添加鸡蛋应在6-8月后,同时床单和被褥应该经常洗晒,有必要时可以进行机器除螨,家中尽量使用吸尘器减少扬尘;
(5)湿疹瘙痒明显,为避免小孩因搔抓导致皮肤感染,可以给小孩局部使用药物外涂后,给小孩戴上手套。
总结:奶癣就是婴儿湿疹,病因比较复杂,不光是与吃奶有关。湿疹最忌四个字:烫、抓、洗、馋。所以有了湿疹需要到医生那里看看,有的需要用药,有的不需要用药,家长做好小孩的家庭护理,大都还是能够好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