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要造卫星导航系统但挑战多多“韩国发射过卫星,但是对于建设卫星导航系统没有足够的经验,也许国际合作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韩国航空宇航研究院(KARI)技术研发部部长崔俊敏(音译)在16日至18日召开的2018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上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8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分会、韩国航空宇航学会与日本航空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航空学会承办。崔俊敏在会议上详细介绍了今年2月公布的韩国《第三次航天开发振兴基本计划》,其中包括开发韩国卫星导航系统KPS(Korean Positioning System)的计划。
“韩国目前依赖其他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一旦外交形势发生变化,这种服务可能会受到影响。”崔俊敏说,随着第四次工业的到来,智能手机、无人驾驶、紧急搜救等多种行业对卫星导航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这些因素是韩国决定研发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原因。
崔俊敏介绍,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属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此外,日本和印度分别拥有区域性的卫星导航系统。韩国目前计划研发的KPS卫星导航系统和后二者类似,是区域性的。它将覆盖朝鲜半岛周边1000千米范围,一共需要发射7颗卫星。
“KPS研发成功后也许会使邻国受益,但主要是为韩国提供卫星导航服务。”崔俊敏说。
根据韩国《第三次航天开发振兴基本计划》,KPS将在2021年进行地面测试,2022年进行卫星导航核心技术研发,到2034年正式提供服务。崔俊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韩国目前所使用的GPS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为10米到15米,而KPS卫星导航系统的动态定位精度将达到10厘米,静态定位精度将达到5厘米。
“在韩国民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项目中,KPS预计需要的研发经费是最多的。”崔俊敏说,因此要成功研发KPS,需要韩国进行经费投入,并让韩国了解研发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意义。另外崔俊敏还担忧,卫星导航技术发展迅速,KPS的研发有可能会跟不上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步伐。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定背景下,服务业市场滞后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成为现阶段我国扩大的突出矛盾。
40年来,随着社会、时代不断发展,企业创新在、形式、内容上都有了很大变化。
新产业对于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地址:市海淀区花园2号牡丹科技楼A座2层 国新汇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