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中科院院士刘光鼎中国油气创业您所在的:腾讯首页科技频道 预告 正文
中国院士,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一份如履薄冰的责任,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辛勤的耕耘,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折射出智慧的……欢迎大家每周二上午10点锁定腾讯科技院士栏目,和我们一起聆听院士们的心历程。
刘光鼎(L i u Guangd i ng,1 929一),男,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地球物理学报》主编、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1991年当选IUGG中国委员会,1993年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95年当选联合国架界限委员会。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于1958年开创了中国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事业。1982年完成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研究,在中国近海架地区发现六大新生代沉积盆地及一系列含油气构造。 七五期间主持国家攻关项目寻找大油气田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研究:八五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陆相薄互层油储地球物理研究;1995年担任国家科委攀登计划85-34项目首席科学家,1997年主持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1 986-1 993年编制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一地球物理系列图及专著(1)系列图(1:5M)、(2)图册(1:10M)、(3)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并探索其规律性,指出中国海经历了从前寒武纪陆核形成向克拉通发展,古生代古陆拼合;到中新生代又挤压,板缘、板内拉张和板缘俯冲、板内沉降五幕演化史。先后发表中国海大地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特征、中国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动力学特征等论文68篇、译著l 4部及研究报告、科普书l 0册。
他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和地矿部科技一等,主要有:(1)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2)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3)竺可桢野外工作(1992年);(4)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1993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1997年);(5)金矿找矿选矿中几个关键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研究。
刘光鼎院士先后在地质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36名,博士11名,博士后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