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时代已来临怎样应对2018年高考的变与不变?

作者:  时间:2018-10-01  热度:

  新高考时代已来临怎样应对2018年高考的变与不变?自1977年恢复高考,40年来,全国共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知识改变命运”,成为高考最好的注脚。

  40年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选拔需求,高考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次数、招生体制和方式、技术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大大小小30余次。而进入新时代,科学、文化、技术进一步高速发展,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不断提升,也着一次更为全面深入的高考。

  2017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九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到2020年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并表示这次高考制度是1977年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包括已经施行新高考的浙江、上海,接下来将有更多省市自治区陆续加入到新高考施行队伍中。

  新高考线年上海和浙江率先启动高考试点,到2017年两地超过34万高考生迎来首次新高考,新高考已经实实在在地向我们走来。盘点首次新高考,我们发现许多实施细节都与以往高考有着明显的区别。参加新高考,将是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需细心规划的过程。

  由于采用的是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参与施行的方式,所以不同地区的同学参与新高考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参见下表。

  这里,前一个“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考试科目,而后一个“3”则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科目。从全国各地公布的高考方案看,浙江省采用从7科中自选3科的形式,其他省份基本上采用的是6科中自选3科的方式。可供选择的6科,也就是常说的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浙江省第7科为技术),于是就将产生20种选科组合(7选3则有35种选科组合)。

  相较于以往“3+X”的考试形式,“3+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

  以浙江省为例,专业平行志愿设一个录取批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专业志愿。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视平行志愿录取情况决定是否征求志愿。

  定向招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量学校、专业(类)经同意后可实行提前录取。也即是,以往的平行志愿是以分数优先、尊重志愿为原则;而专业平行志愿则在平行志愿的基础上考虑到专业优先录取,所有志愿原则上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基本不会出现不得不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了。

  步入高中,新的生活画卷在面前展开。与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相比,这幅画卷的色彩更多样,层次更丰富,技法也更复杂。然而与小学和初中不同,高中三年结束后再也不是按部就班的升学,而是要通过的招生统一考试,作出可能是年轻时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而高考后,更是把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到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

  大部分参与新高考的地区选考科目都实行“6选3”的模式,也就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我们将在《30分钟读透新高考》一书中为大家逐一盘点。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地区浙江、上海来看,物理不仅因为科目自身存在考试难度,也因为它广泛的“专业适应性”,一直是学生们关心的焦点。如果我们将是否包含物理学科,组合性质偏向传统文科或传统理科等因素考虑进去,可以将20个组合分为八个类别,而这八个类别在难度和专业覆盖率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来源:班主任研究会。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