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医研究所(重庆市第一中医院)

  • 热度:
  • 所在地区:重庆市-渝北区
  •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一号桥(道外区北新街副12号)
  • 电子邮箱:
  • 联系电话: 023-63510442
  • 医院网址:
  • 医院性质: 非营利性
  • 医保定点: 医保定点
  • 招聘信息:
  • 暂未更新
  • 医院简介:
  •    重庆市中医院即重庆市中医研究院,是在市委市府的关心支持下,由原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和重庆市中医院新近合并组建而成的我市唯一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全市最大的集医疗、科研、制剂、教学、信息研究为一体的中医药临床医疗科研中心,是卫生部审定的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中医急症培训中心,承办有国家级杂志《中国中医急症》,是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和重庆市针灸学会挂靠单位。
    1.jpg    追溯历史,重庆市中医院是一家跨越三个世纪、具有107年悠久历史的知名医院。合并前的重庆中医研究所,前身是1902年法国方济各.玛利亚修女会创建的仁爱堂医院,后与1943年成立的陪都中医院、1945年成立的劳福医院合并,于1955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成立重庆市第一中医院,196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建为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原重庆市中医院前身是1896年英国人创办的仁济医院,1950年政府接管成立重庆第三人民医院,1955年组建为重庆市第二中医院,1985年经市政府批准改名为重庆市中医院。历史的脚步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新时期的人们对医疗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工智能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保健的需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实现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医学中心的宏伟目标,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医事业的决定》中,做出了将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和原重庆市中医院合并组建新的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的决策。从此,一个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崭新的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为我市中医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的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占地约17亩,建筑面积45746平方米,业务用房30214平方米,资产总额7769万余元,医疗设备总值1761万余元。现有在编职工704人,专业技术人员498人,高级专业人员85人,博士1人,硕士3人,在读研究生2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5人,省市级名中医30人,国家级重点专科学校建设3个,市项目学科带头人3人,国家级师带徒导师9人。现设临床一级科室20个,二级科室11个,药剂和医技科室11个,已形成由基础部(含中药制剂、药理、药化、病理、动物房等实验室)、临床研究部(含针灸研究所、骨伤研究所、中医古验方研究所和热病、针灸、妇科、生化、免疫微生物等临床研究室)、中医药信息中心、《中国中医急症》编辑部等构成的科研体系,其中生化和免疫微生物实验室为国家二级实验室。临床方面已形成一批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重庆市重点专科,肾病科、肛肠科、骨伤科和急诊科是重庆市重点专科和中医急症救治中心,肿瘤科、肝病科等为院内重点特色专科。
        重庆市中医院因名医荟萃和首创中医急症工作而享有盛誉,在中医学科建设、中药剂型改革、人才培养和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以吴棹仙、龚志贤、张锡君、史方奇、陈枢燮、黄星垣、曹良仁等为代表的中医药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全院有70余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市级成果奖,四个科研制剂被批准为国家级新药,6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其中参麦流向液技术被杭州正大青春宝制药集团和四川雅安制药厂采用,所生产工艺的参麦流向液年销售值达8亿多载凶;新药丹桃合剂转让给重庆希尔安药业,获围让费300万元,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近10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市面上级重点课题40余项,协研项目 12项,现有在研课题25个。在科研制剂改革方面,研制开发了一系列配方和工艺独到、疗效优良的中药制剂,如参麦注射液、三生注射液、丹桃合剂、丹栀口服液、长青胶囊、寄生乌梅片等,现有院内制剂21种,200余个品种。
        依托我院的全国中医急症培训中心和重庆市中医药临床培训中心,先后举办全国性、地区性中医急症学习班24期,各种专科学习班14期,培训学员2640余人次。接纳进修人员677人次,实习生3000余人次。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多次派学者或医疗队赴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罗尔他、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学校交流和开展中医医疗工作,并主办了两期美国西雅图留学生针灸培训班,多次接待国内外学术团体来院参观访问。
        重庆市中医院信息中心是全市最大的中医信息中心,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医药文献、中国中医报刊、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等14种数据库,专业藏书18084余册,期刊986种,期刊合订本1200多册,为重庆中医药科研查新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源。
        近年来,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中医院党、政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兴院为第一要务,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规范化管理,注重培育特色专科,医疗业务有了新的发展,两个效益显著增加,医院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医院多次被评为市卫生局目标管理先进集体和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是局文明单位和全市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按照规划,合并后的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将迁建我市北部新区,拟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的集中医药临床医疗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和中医临床科研中心,辐射和带动全市中医事业的发展。新中医院迁建工作已经启动,迁建工程的资金在市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部分落实。相信几年之后,一所占地150余亩、拥有600张病床和较完善的配套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药临床医疗科研中心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奉献给山城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医院建设和发展拉开了新的帷幕。新时代的中医院人将继续秉承勤奋踏实、勇于开拓的工作作风,用聪明才智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医院,用辛劳和汗水迎来中医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医院.分享

    人喜欢

    没有了没有了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