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的标题既要言简意赅,又要新颖独特。为此,编辑必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一事实使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日益重要,也更富有挑战性。如何准确表达标题中修辞的含义,同时又能再现原作的修辞色彩成为新闻标题翻译的关键。
修辞特别是修辞格的翻译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不仅仅要把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做到语言通顺、易懂,而且要采用艺术手法,尽可能完美地表达出原作的情节内容、思想感情和风格意境,使听读者能够感受到其特有的韵味和精神,获得美的享受。要将修辞翻译好,理解是第一步。译者必须了解修辞的表层意义(denotation)和深层意义(connotation),尤其是对所蕴涵的文化色彩更要多加注意。
陈定安在《英汉修辞与翻译》一书中,介绍了语义修辞格直译,意译,更换修辞格,借用,引申,加词及直译意译兼用七种方法。另外书中还详细说明了意象比喻的几种方法:保留原味比喻意象,更换比喻意象,深化比喻意象,浅化或舍弃原先意象及加以注释。周文晶在“英汉翻译中的修辞手段初探”(2001)提出:翻译明喻时,通常采用直译;而隐喻常和文化相关,翻译时有时需要改变原文的格式或形象;处理借代时,为了保留原文的形象,可尽量采用直译,当直译表达不清时,可借用其他修辞手段来进行补偿;翻译移就格时,通常用意译方法;拟人格翻译时通常采用直译法,但有时可以综合各种手段(如语音、词汇等)以增加对译文读者的艺术感染力。汉语重复多,英语重复少,且英语中重复表明强烈的语气,翻译中尽量采用直译法,这样不仅能传达原文语义,还可再现原文的风格。林钰婷在“英汉修辞方式对比及其翻译”(2008)提到英汉两种语言中相类似的常用修辞格,如明喻,暗喻,借代,拟人,夸张等,直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而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应采用意译的方法;另外翻译英语某些用了修辞格的句子时,有时按照字面意义和语法结构直译出来会使人感到别扭,为了使行文流畅易懂,有时需要增译引申法。与之相类似的文章还有张发友的“试论英汉修辞的翻译”(2009)。
根据以上叙述,英语修辞格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但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要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以符合汉语习惯的修辞表达方式,来保持原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