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作者:  时间:2019-08-14  热度:

  综述的撰写建立在作者占有大量的有关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但是占有资料不等于综述,胡乱罗列资料也不是综述,只有正确使用资料,进行严谨的叙述,才能产生综述。撰写综述要经过选题并确定题目,搜集文献及整理文献,拟定提纲,编撰文章,编列参考文献五个步骤的工作。

  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

  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

  一般来说,综述的题目应包含“综述”、“概述”、“述评”、“评述”、“进展”、“动态”,或是“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与思考”等文字。

  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及网上查阅文献。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联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写作中。其次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这样做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

  提纲是文章的框架。写综述前,必须要列出提纲。提纲写具体一些,包括大标题,小标题以及小标题下准备引用哪些文献,总结中主要谈什么问题等。可以说,拟提纲是打腹稿的阶段,是用文字将头脑中的文章轮廓描述下来。拟出提纲之后还应不断修订,反复推敲,做到大标题统辖于题目并有序的展开,小标题支撑大标题并反映了引用资料的精神,引用文献的排列要合乎逻辑。列出了逻辑合理,纲目清晰的提纲,综述文章也就呼之欲出了。

  按提纲规范,将综述内容丰富起来并付诸于笔端。先一气呵成,草稿中不必斤斤计较小的方面,如字词句的通顺妥帖等,而应注意大的方面,如问题是否已讲清楚、引用资料是否全面等。过几天再来看一遍草稿,逐段斟酌逐句推敲,做细致的修改润色工作。反复多次,直至自己比较满意为止。

  综述文末一定要编列出引用原始文献的出处目录,并与引用时的标号相一致。应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及文末的标注,逐字逐句地核实,务必做到字字有根据,句句有出处,标注规范。标注内容除序号外,还应有:作者姓名、篇名、原载期刊名、卷期数、起始页码;出版书名、出版年月、出版社名称、出版地;论文作者、论文题目、论文上交时间、论文所属大学、大学所在地。

  (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如已有人发表过类似综述,一般不宜重复,更不能以他人综述之内容作为自己综述的素材。

  (2)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

  (3)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歪曲前人的观点。

  (4)综述的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线)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6)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

  题目大,内容不足,势必造成头重脚轻的毛病;反过来,题目小,内容多,也同样要犯名实不相符的毛病。对于初写综述者,选题时一定不要好高骛远,去选那些大题和难题,选题必须实事求是。

  只摘取了文献中相关的结论内容加以罗列,却没有把几篇文献中的结论加以分析,没有对文献和主要学者、专家的观点进行提取和综合,进而形成笔者自己的观点。

  对原始文献中的各类理论、观点、方法的叙述只是简单地照抄或摘录,而不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笔者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

  有的笔者不是系统化的回顾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

  一方面,没有客观对待、叙述和列举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技术及数据,进而没有如实地反映原文献的内容,或是不顾上下文关系而断章取义。另一方面,在分析、比较、评论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时没有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而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倾向进行评论。

  另外,在做出预测时,没有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科学的推导方法为手段,力求客观,而是出于主观愿望盲目提出推测。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