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性文献综述和评论分析型文献综述写作方法分享

作者:  时间:2019-01-19  热度:

  现如今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进行文献综述撰写,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怎么写文献综述,该如何完成好该部分内容。其实文献综述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质量,因此其中重要的作用,既然如此重要,更应要真正对待将其写好,初学者首先要了解文献综述的的分类和结构,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后面的写作,其次就要知道撰写的步骤和技巧,下面笔者就来具体讲讲,供大家参考。

  根据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文献综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文献综述,也叫做文摘性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重在陈述现有研究的状况,一般不加评论。这类综述常见于研究早期对特定学术问题的概要介绍;第二种是高级文献综述,也叫做分析性综述,它比基本文献综述更进一步,要求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动态性地综述特定问题不同方面的研究历程,发现其中存在的观点分歧并从中得出新的发现和结论。高级文献综述是论文创新性的基础,也是发现新问题和对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级文献综述的结构和撰写方法做一些探讨。

  高级文献综述是为以后撰写论文做基础,因此要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从格式的完整性来看,高级文献综述主要包括标题、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研究方向以及文献综述的正文部分。而文献综述正文部分通常包括引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在此我们主要分析和讨论文献综述正文部分的撰写。

  引言部分。引言的作用是说明文献综述写作的目的和范围,勾画出综述的整体轮廓,必要时要说明课题的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以及发展趋势。从写作规范来讲,引言不宜过长,应该用简洁的文字交代清楚文献综述的基本范围和内容,表明文献综述的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以此使读者对该项研究有大致了解,并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主体部分。这一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该部分任务是详细阐述现有研究,揭示现有研究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描述和比较不同研究者的观点并作出适当的评论,进而明了特定问题的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并逐渐发现和聚焦自己的研究问题。因此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应该呈现对所研究主题的研究历史演变、研究现状、争论以及焦点所在,并通过特定视角对这些作出适当的评论。①在行文时要注意文献综述的综合性,要分析和归纳散落在不同文献之间的论点和论据,并依据一定的思路呈现给读者,也就是说要清楚揭示材料之间的意义联系,单纯的引用和罗列没有意义。其次,高级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需要作者的理性介入,作者应该以专业的立场和独特的视角审视现有研究的成果,用“有条理的批判视角”比较其优劣、评述其利弊,使文献综述真正对自己今后的研究起到奠基作用。

  总结部分。总结部分也叫做结语部分,这一部分的任务是简明扼要地对全文论点进行总结性概括。要着重说明当前特定研究尚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并作出阶段性的结论,并同时要阐明本项研究的预期研究方向、预期研究成果、研究价值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察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整个文献综述的水准,因此参考文献的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充分说明研究问题的范围和程度。首先,参考文献的必要性是由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决定的。文献综述是创新的起点,只有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才能找出研究问题内在的逻辑演进关系,才能确定自己的研究在整个研究序列中的位置。其次,参考文献的必要性也是由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决定的。学术研究是一个薪火相继的过程,注明参考文献既是对先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有助于为后来者提供研究的线索,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最后,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规范性的重要体现和要求。参考文献的格式与一般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类似,有尾注和脚注两种形式,一般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以尾注为主,即把参考文献放在文末,而脚注只是“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尾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文中引用的顺序依次列出,另外一种是按照引用文献作者的英文首字母按先后顺序依次列出。而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一般要遵循我国于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的要求。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从一开始就养成规范引文著录格式的良好研究习惯极为重要。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等。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不少人都知道文献综述很重要,但是具体体现在哪里,人们又一时说不上来,其实文献综述写作的重要意义在于阐明研究现状,说明研究问题的价值意义以及创新之处。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写作之前更要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和认知,这样才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文中还提到了相关事项,大家要注意,避免犯错。

  摘要: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撰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应有的文献综述,简单罗列堆砌文献,没有紧扣研究主题,缺乏权威性,与背景描述相混淆,只述不评。指导文献综述撰写的具体建议是:充分认识文献综...

  我们都知道毕业论文写作内容中包含文献综述,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献综述的作用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对某一研究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一篇好的文献综述需要我们周密构思、精心组织。那么文献综述的作用是什么?如...

  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毕业论文题目确定后,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首先是要了解别人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因为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只有熟悉了别人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才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的无效劳动...

  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的第七次共读文本是《中国班主任研究》里的五篇会议综述,第八次共读是文献综述。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会写综述是有超强能力的人才可以做到的。记得第一次全国乡村班主任论坛时,李教授让大家报名写综述,我几次都想报名,却最终未敢开口,错过了一次锻炼的好机会,李教授鼓励我...

  原文链接: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它依据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是在对...

  目标 一、热血沸腾, 二、要有可计算的规模要有标准 三、期限哪年哪月 四、蓝图 渴望的程度是你人生唯一的限制,当他人空想的时候去准备,他人放弃的时候去坚持 目标可从几方面去归纳:健康,家庭,人脉事业(看什么书,什么学习)环游世界(有哪些城市)投资理财、领导力(跟什么人合作)...

  龙应台在《目送》里这样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记得我去四川上学的时候,母亲也是目送着我渐行渐...

  文/簡姑娘 看到“吃土”二字,是不是觉得我又在败家?或者过得窝囊穷逼兮兮的。非也,今天我要打破常规,在“吃土”成常态的年轻人里,有一群人因为“吃土”,过上了他们想要的人生。 如果你觉得九零后只会“吃土”,活该在底层苦苦挣扎,你也太小看他们了,因为“吃土”,他们吃了更多苦,谁...

  1 无聊是什么? 无聊:一种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 最开始让我有这种感觉的新闻是“宋祖英向莫言索要签名成功后一脸喜悦”。 然后最近又出现“林心如辛苦挤奶仍大呼开心”和“被吐槽丑,赵丽颖怒怼网友”的内容。 所以,如果明天的头条是“晓明的老师叫他滚出去...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