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引言”部分的结构模式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作者:  时间:2018-12-24  热度:

  中国英语学习者 书面语中“引言”部分的结构模式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日期:2015-10-27 16:39:36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以教科书中本民族语使用者的写作结构模式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学生作文引言部分的结构模式。研究的数据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随机选取。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作文大体和本民族使用者大体一致,基本可以划分为导入、过渡句、主题句三个话步,但是每个话步出现的频率和话步的顺序有所不同。

  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外语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国外,二语写作研究在20世纪后期日趋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并且发展成为一个研究范围明确的独立学科。近年来,受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篇章语言学等理论的影响,国外学者开始把会话分析方法引入书面语研究当中,试图通过分析书面语中的话题导入、重复、转移、结束等步骤来研究语篇的语类结构模式。在国内,外语研究者也开始了相关研究,然而总的来说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有鉴于此,本文拟选取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100篇作文,分析其引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旨在探究中国学生能否有效地实现该部分的交际目的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一般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写作也是一种交际方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为了使读者更好地领会自己的意图,除了要把主要信息清晰地传递给读者外,还要选择恰当的语言成分来有效地组织话语、表明作者对话语及言语行为的态度和评价。自从Swales[1]90-120对学术语篇的前言语类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国外学者对语篇语类结构分析的兴趣便与日俱增,并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Holmes[2]321-337分析了30多篇社会科学论文的讨论部分,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讨论部分,尤其是历史学科的论文在语类结构显著不同于自然科学。Samraj[3]1-17 研究了语类结构在不通学科之间的差,通过生对比分析生物学和动物学两个学科个12篇论文的引言部分语类结构及功能,发现这两个学科的语类结构的功能有很大的不通。此外有的学者还研究了学术语篇以外的其他语篇如政治语篇[4]249263、致谢[5]303324、申请信[6]1531等。这些研究对正确理解学术语篇这一语篇类型、指导论文写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国内语类结构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成果略显不足。据笔者调查,仅有孙迎晖[7]54-58以Swales的语类结构模式为基础,研究了100篇国内硕士论文引言部分的语类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以上研究多集中于英语本民族语使用者书面语中的语类结构的分析,对于二语学习者的书面语的研究并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拟以本民族语使用者写作模式为基础,分析学生实际写作中的语类结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来自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CLEC 语料来自5 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者的英语作文。本研究随机选取了该库中ST4子语料库中100篇作文,节选了其引言部分。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引言部分一般分为导入(lead-in)、过渡句(transition)和中心句三个部分(thesis statement)。其中过渡句是非必要步骤,其他两个为必要的话步。中心句是整篇文章的灵魂起着统领全文。一般位于段末这样可以更好地和正文结合起来。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作文的引言长度不一,最长的有一百多单词,最短的仅仅只有一句话。虽然写作的内容差别很大,但结构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导入、过渡句和中心句。例1是作文中一个完整的引言。

  例1 Haste makes waste, is an old Chinese saying. It means if you hurry to do something, you will often fail to get to the desired goal.The reason [cc2,s-] may be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作者总共写了三句话。首先,通过谚语的方法“欲速则不达”进行了导入。接下来。在过渡句中对上一句话进行了解释。最后,引出了文章的中心句“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下面是学生引言结构模式的具体分析。

  首先,所有的学生在引言中都有进行了有效的导入。而且导入的方法多样,有通过提问法导入的,有通过引用名言导入的,也有通过列数据导入的。这个说明学生对作文导入方法掌握较好,对导入比较重视,在写作前进行了较好的构思。

  其次,在所有的引言中,仅仅有三个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过度,占所有受调查的作文的3%。其余引言中均没有过渡句。如前所述,虽然过渡句在引言中属于非必要步骤,然而能够进行有效过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过渡句可以促进文章的连贯性,从而提高整篇文章的质量。

  最后,中心句的情况比较复杂。10个学生的写作中没有中心句。60个的学生有中心句,但是中句位于句首,同时也是文章的导入。写了中心句,并且将中心句子置于段尾只有30个学生。所有的中心句中,80个学生的中心句只有中心意思而没有路线图(essay map)。一般来说,英语作文的中心句在引言的末尾,上面这些说明学生对中心句的写作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

  尽管学生书面语考试作文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引言中没有过渡句,中心句没有路线路这两个方面。

  第一,没有过渡句。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学是的引言部分没有过度句。众所周知,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过渡句可以促进导入和中心句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尽管其不是引言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忽视过渡句的作用也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和读者的理解。如在例2中,作者的开头只有两句开,在导入写完之后,马上就写了中心句,两者之间没有过渡句,显得很不够连贯。

  例 2 Nowadays, with the social reform and more oppotunity [fm1,-],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en changing their jobs frequently. The reason of job-hopping may be various.

  第二,中心句子中没有路线图。中心句(thesis statement)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其表达了作者的主要论点和中心意思。中心句的好坏直接会决定文章的成败。中心句句有可以进一部分解为中心议题(central idea)和和作文路线路(essay map)两部分。

  路线图(essaymap)是联系引言和正文的纽带,通过路线图读者就可以在引言部分提起知道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从而更好的理解读者的意思。然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中心句都没有路线图,或者不够详细。这样就使文章的引言和正文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影响了文章的连贯性。

  例3 The reason [cc2,s-] may be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如在例3 三中,作者的中心句仅写了“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显得太笼统和不够周密。如果加上路线图后,改中心句可以改为 “The reasons (behind job-hopping) may be various( from lower wages, worse working environmentorexcessive pressure).” 这样,通过三个名词短语工资低、环境差和压力大将引言和正文联系起来,使得文章更加连贯,促进读者对正文部分的理解。

  本文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对学生的四六级考试作文中引言部分的语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作文引言部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话步,即导入、过渡句、和主题句。然而在各个话步在。此外,学生作文引言还存没有过渡句或中心句中没有路线图等问题。尽管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受研究时间限制,本文仅对语料库中的一个子语料库进行了分析。后续研究可以对多个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并且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调查其中的原因。

  [1]Swales, J.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0.

  [2]Holmes, R. 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an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s in three discipline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7,16.

  [4]Badger, R.. Legal and general: towards a genre analysis of newspaper law report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3,22 .

  [5]Hyland, K. Graduates gratitude: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cknowledgment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3,22.

  [6]Henry,A.,& Roseberry,R.A narrow-angled corpus analysis of mov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genre:letter of application.,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1,20.

  [7]孙迎晖:《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中国外语》2010年11月,第54-58页。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