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田野欢歌--写在2011年全国夏粮“八连丰”之际(全文)

作者:  时间:2018-12-20  热度: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董峻、于文静、张辛欣)初夏的黄淮海平原,随着麦收节节推进,传来丰收的好消息:我国夏粮增产已成定局,这是连续第八年丰收。

  年丰岁稔,仓箱可期。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夏粮生产保持了我国连续多年的丰收势头,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为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累积了宝贵的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的中原大地,麦浪滚滚,穗头攒动。田间地头,联合收割机有条不紊地吞吐着丰收的喜悦。运油车穿梭往来,直接把柴油送到收割机前,为机手争分夺秒抢收夏粮提供便利。公路上,不时可见一台台转移“阵地”的收割机奔向新的“战场”。好一派繁忙的夏收景象。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胡元坤说,截至20日全国夏收小麦已收获3.17亿亩,收获进度已过九成,今年夏粮的大头已经到手。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冬小麦将实现“八连增”。

  “今年夏粮喜获丰收,源自于主产省份大部分地区总产、单产双双增加,也得益于西南地区的恢复性增产。”胡元坤说,“去年西南大旱减产幅度大,单是云贵两省就减产了30亿斤,今年西南地区恢复性增产为夏粮丰收作出了贡献。”

  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决定单产高低。今年,亩穗数和穗粒数均有所增加,但千粒重略有减少,相比去年全国夏粮平均亩产300.1公斤,今年单产将有所提高。

  “近年来夏粮种植面积稳定增长,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靠提高单产。而单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良种补贴政策和良种良法配套。”胡元坤分析说,“2004年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良种补贴以来,对小麦的产量和优质率提高贡献巨大。近5年来,小麦优质化率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一直在河北指导“三夏”生产。他兴奋地说:“这几天我听农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想不到。 一个农民对我说,他现在一个人打的麦子比以前1个生产队打的还多!”

  俗话说,“麦收隔年墒”。今年夏粮能够丰收,跟去年打了个好底子密切相关。据郭天财分析,去年秋末麦播时土壤底墒普遍充足,加上麦播时晴好的天气,大部分麦田做到了适期足墒播种。绝大多数麦田苗全、苗齐、苗匀,基本苗数充足,为保证后期足够的成穗数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天旱得很,雨少得可怜。”山东汶上县王庄村种粮大户张道立,一提起今春旱情就唏嘘不已,“去年年初到6月份我只在过年期间浇了一遍水。今年都浇三遍了,地还是干裂的。”

  从去年秋冬种开始,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夏粮主产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旱情。小麦生长前期是冬春连旱,冬麦区长达100多天无效降雨,而到2月下旬盼来第一场透雨之后又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持续干旱。人们捏着一把汗。

  近年来,我国遭遇极端天气情况增多,夏粮生产几乎都在灾害频发中开局。虽然风难调,雨不顺,但夏粮“八连丰”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珍惜。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扶持农业生产的好政策及时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和种粮农民积极性,这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的一大“法宝”。

  今年以来,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出台之密、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都超过了往年。在冬春田间管理的关键时刻,国务院50天内召开4次常务会议和两次全国工作会议,加大对粮食生产和抗旱浇麦的扶持力度。中央财政专门安排了129亿元抗旱资金,并部署开展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好政策像“及时雨”,滋润着干涸的麦田。山东、河南、安徽、山西等小麦主产区挖掘一切水源,凡有水浇条件的地方都做到能浇尽浇,使前期受旱麦田基本上普遍浇了2到3遍水。

  科技手段能“补天”。气象部门全程提供农业气象服务,适时发布预警信息,为抗旱减灾赢取了主动;科技、农业部门密切协作,逐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逐项技术确保落实,有力促进了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和产量形成。

  日益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为夏粮稳定增产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各地广泛开展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全国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1万名专家和35万名农技推广人员在关键农时推进良种良法结合,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各级农业部门和各地区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夏粮生产的一个又一个关键节点,行政推动的巨大力量有力指挥了全社会重农抓粮的“大合唱”。夏粮生产扛住了大旱连旱,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各级政府、广大农民、科技人员等群策群力,这是“粮食丰收定律”,是粮食生产的中国经验。

  粮价为“百价之基”,对宏观经济影响巨大。物价上涨的苗头能否抑制,粮价起着基础性作用。自去年下半年中国CPI增长率超过4%以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成为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问题。

  国际上,去年俄罗斯、澳大利亚小麦减产,导致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世界粮价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在快速上涨,谷物价格正处于高点,只比2008年粮食危机时候略低。国际市场上小麦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阴霾又一次袭来。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贸易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所长韩一军评价说:“我国夏粮丰收对于缓解世界粮食紧张局面,保证国内粮食供求安全,有效调控国内通胀预期以及稳定物价总体水平,实现今年中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则表示,中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都占全球的1/4,中国如果出现任何减产,将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去年主产国粮食减产,导致小麦价格上涨很快。今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出现严重旱情,国内国际市场都很紧张,小麦期货价格也一度上涨。”他说,“中国夏粮丰收对稳定信心、减弱预期有重要作用。”

  据粮农组织预测,今后国际粮价还将处于高位,甚至还有上涨趋势。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夏粮丰收提高了今年世界粮食产量,对增加粮食供应和稳定世界粮价具有积极影响。

  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打赢了第一仗,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不过,夏粮只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粮食生产的大头还在秋粮。当前南方一些地方“旱涝急转”,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灾害性天气越来越频繁发生的气候条件下,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任务仍然艰巨,仍须鼓足干劲、加倍努力。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