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写作样式

作者:  时间:2018-12-18  热度:

  《解读安徒生童话中的追寻原型》文献综述 安徒生一生孤独,但他却以168 篇童话赢得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不同肤色的少年 儿童的喜爱,成为全世界儿童共同的父亲。安徒生童话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 和现实主义倾向,自然、流畅、优美,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一百多年来,安徒生 童话不断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青睐。 一、安徒生的温情童话 柯如青的《安徒生童话永恒魅力之源》认为“从安徒生精神世界的观照中,我们 不妨说他所持的是泛人道主义的立场。他用童话的方式表达对人类博大的爱,对贫弱 者的同情,用奇幻的理想世界来弥补现实世界的诸多缺憾,使人们从他的作品中汲取 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安徒生作品的艺术生命伴随着人们的成长历久弥新。他着力挖 掘永久的人性,探索人生的哲理,寻找救赎苦难的源泉。” 吉晶玉的《浸浴在圣经灵感中的安徒生童话》认为“安徒生优美动人的童话多是 从基督教的观念和表述中产生出来的,他的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都是与基督教 的宗教感情和宗教理解相联系的。主祷文、赞美诗等基督教特有的语汇在安徒生童话 里有惊人的重复率,个别作品甚至直接摘录圣经诗句以结构情节。他把对人民贫困生 活的同情,对美好社会的强烈向往,都诉诸万能的上帝。借上帝的世界描绘他的社会 理想,大同的、极乐的、真诚相爱的,像一个阳光下自由生长着各种花草的天国花园。 在安徒生为争取未来一代而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不朽工作中,多数作品满贮着宗教情 绪,浸润了圣经的灵感。” 王挺的《向往幸福是生命最强大的动力—安徒生童话的现代阅读》认为安徒生“构 筑的奇妙的童话世界,根植于对人的信念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充满了诗意和灵性; 同时,安徒生又是一个从根本上窥见了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哲理诗人,揭示了人类有许 多无法言说的话语,无法言说的苦难,无法言说的对存在的迷惘,认定人生的基本形 式和永恒矛盾,是与生活共始终,且不由人为努力而消失的,安慰源自人类向着未来 的无限伸展。这种伸展提供了一种模糊的期许,使希望不会被弃置,既然向往幸福是 生命最强大的动力,人类便会追寻不已。” 二、安徒生的悲剧童话安徒生童话大多是悲剧性的,这是安徒生童话不容忽视的特点,对此前人做了不 少研究。 兰守亭、陈英的《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中认为安徒生“对悲剧的执拗,是 他对现实关注的表现,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他自己心路历程的体现。” 胡璐、梅媛的《浅析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情结》认为安徒生“尝试从人性角度去挖 掘卑微生命中的宝贵情感,从而在悲剧中传递出不同寻常的人性关怀。安徒生是纤弱 敏感的,他的悲剧情结根植于饱经风霜的人生,深埋于悲剧童话的创造之中”,悲伤 凄婉的情感在他的笔下细腻的诠释。 徐萍的《安徒生童话的悲剧美》中认为“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悲剧在安徒生的童话 世界中是注满了诗情和暖意的充满着缠绵的伤逝之情的。”安徒生“以诗人的眼光洞 悉人生世相,把死亡作为超越的审美幻想从中衍生灵魂不朽的思想,并自觉地将其浸 染于悲剧性叙事中,从而使童话这一意蕴悠远的文化产品所表现的死亡诗化使悲剧之 悲情淡化,这是属于安徒生悲剧叙事特色的”。 王宁的《论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悲剧心理》中从安徒生自卑心理的发展的角度,并 引用阿德勒补偿心理的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超越了自卑的骄傲,替代完满爱 情的崇高理想,于不完满中找到完满,这就是安徒生的悲剧心理。 陈刚《

  的三重世界及其“生命之痛”的启蒙意蕴》中认为小人鱼的 悲剧意义“就在于对终极之乡的想象性建构和精神性皈依;在于对理想之乡的皈依缩 减现实悲剧的压抑和增强穿越现实苦境的力量,并且赋予苦役性现实世界以伦理之 美,哲思之美,赋予有生的有限努力以崛升永生的‘永恒’意义;最终在于对‘人’ 的生命活力的潜能的开掘,和对‘活得更像一个人’的有生世界的激励机制的建立; 也只有悲剧,尤其是命定的悲剧中生命的意义才会得以尽情彰显。” 三、安徒生的死亡情结 安徒生从不讳谈死亡,死亡在其童话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像日月星辰般自然存 许玉宏的《谈安徒生童话中对死亡的描写》一文认为安徒生对死亡的描写是深受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在基督教义中,死亡意味着进入上帝之国,意味着信徒一生的虔 诚信仰得到了上帝的肯定。在安徒生童话中死亡有三种含义:“一是舍命流血给人以 生命” ;二是“死亡是爱的升华” ;三是“安详的死亡是对信仰的肯定” 程开成、应朝华的《爱是死亡的超越——析安徒生童话里的死亡意识》一文中以《海的女儿》为个案,对安徒生童话的死亡意识作了透视。“小人鱼从想获得人类永 恒的灵魂和王子的爱情的那一刻起,她就一步步地逼近死亡,死亡威胁着她的存活的 方式,爱成了死亡的暗示。”同时他又超越了俗世对死亡的理解,爱情使得小人鱼走 向了哲学意义上的永生,她获得了一个无形的灵魂。 四、《海的女儿》的解读 时翠萍的《安徒生童话人物结构分类模式解析》是运用叙事学相关原理以《海的 女儿》为个案,解析了安徒生童话的人物结构分类模式,阐释了安徒生童话在人物结 构中所蕴含的深层语法结构和思想感情。“由于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人在宇宙生 存中的基本处境就是与各种力量进行无休止的斗争,因此,人类通过这种斗争获得的 每一次生存机会,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伴随着艰苦的求索和考验。在《海的女儿》 中小人鱼在变成人追求王子的过程中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她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与 王子举行婚礼,而婚礼的举行意味着考验的结束,得到新生。然而她的婚姻梦想破灭 了,这意味着她的努力没有结果,她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的人’,绝望中她跳入了 大海,这意味着她以另一种方式在不懈的努力后获得了新生。因此小人鱼的努力求索 也是个体必经的成年洗礼的考验,经过这样一个受难和新生的过程,个体完成了从童 年期到成熟期的转变,从而创造了崭新的生活模式。” 周笑海的《潜藏的激流——论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