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研究】于保东卢玉兰:回归本质不忘初心(二)——2016年中考作文综述

作者:  时间:2018-11-29  热度:

  原标题:【作文研究】于保东 卢玉兰:回归本质,不忘初心(二)——2016年中考作文综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的本源是生活,回归生活教作文,考作文,就是回归作文教学的本源。

  中考作文题目的设置应引领写作教学注重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引导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尽量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同时,学生通过写作思考生活、领悟生活、提升生活。这样,写作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作文是生活的需要,读写听说都是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这个角度讲,作文能单纯是为了考试,作文也不是为了生活的点缀。

  中考作文试题的命制必须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纲,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人可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从生活中来,防止学生的套作和假大空现象的出现。中考作文题的命制应源于学生真实丰厚的生活,任何闭门造车式脱离了对学生真实生活关注的作文命题就是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不尊重,也缺少了对学生书写真实生活的鼓励、引导。中考作文题不能变成纯粹应考的工具,要注重对学生真实思想情感的认同,提防贴上简单、空洞、笼统的标签。

  这样的作文题目,审题没有难度,学生很容易从生活中选择材料,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再如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语文中考试题,以下两个组合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⑵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要求:①如果选择“他(她、它)让我感到 ”写作,需先确定合适的人称,并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这样的要求和题目就能让学生在作文时,充分考虑到考场作文不仅仅是作文,更应是自己人生历程的真实记录,更应是自己成熟思想的表达,更应该与时代同奏一首歌。中考作文题的设置不应回避热门,不应拒绝生活,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关注身边一些普通的生活现象,从而形成自己初步独立的思考力、反应力和判断力,这应该是中考作文命题不可动摇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尽管初中生的生活底蕴和对社会的认识水平有限,加上又一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限制了学生的社会生活思辨能力,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中学生平时不读书不看报的不少,更别谈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阻断了学生对外部世界缺乏必要了解的渠道。

  但是作为考试风向标和指挥棒的中考作文命题应该引导平时的作文教学要关注社会,书写“大我”,而不是仅仅在“小我”的圈子里打转转,要教孩子客观理性,正确认识、分析、反思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正道语文群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教育研究航母群,拥有7个区共14000多个成员,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团结、凝聚了全国300多名特级教师、语文名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他们和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一道“探索语文正道,坚守正道语文”。

  ❀亲,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