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依据,统计了2003-2008年间发表的有关“检索课”方面的论文,归纳总结了网络环境下检索课在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化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认为检索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捕获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构建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是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发展的最高目标。
从1984 年至今,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尝试到成熟,逐步完善的发展阶段。这期间关于文献检索课方面的研究论文一直不断涌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信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式也随之相应改变。为此, 笔者对近年来有关文献检索课方面所发表的论文做了一次调查统计,试图对这一时期同行们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分析,以其为文献检索课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本文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3-2008年六年间所发表的有关检索课的全部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检索项为“题名或关键词”,检索词为“检索课”。其检索结果如下表:
表一 2003-2008有关检索课的论文分布统计 由上表可以看出,六年来同行们共发表有关检索课方面的论文1108篇,这充分说明检索课一直是图书馆界备受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之一。2003年发表论文205篇,2004年达到高峰223篇,这主要与《大学图书馆学报》专门纪念文献检索课开设20周年开设了专栏有关,仅2004年第4期就发表有关检索课的论文14篇。很多同行对20年来检索课的发展做了回顾, 如冯白云, 熊第志, 来新夏等先生都撰文抒发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2005年以后研究趋于平缓,但每年也有近二百篇的论文发表。
本文对近六年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229篇有关检索课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又赋予了检索课很多新的使命和挑战,研究内容也有了很多新的突破,有必要对同行们的研究再进行总结,把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展示给大家,以利于检索课更好的向前发展。
通过对核心期刊的229篇论文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这些论文主要分四种研究方向:有关检索课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论文;有关检索课与信息素质、信息素养方面的论文;有关检索课教学方法方面的论文。
表二2003-2008有关检索课的核心期刊论文主题分布 由上表可以看出,有关文献检索课与网络化教学和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论文都达到六十余篇,占有较高比例。这说明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检索课教学已经与信息素质的提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同时网络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许多新的技术应用到检索课教学中来。从检索到的62篇论文中,可以看出,检索课在这六年来,在网络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多院校都制作了检索课的CAI课件,基于局域网建立了网上教室,对检索课的网络教学开始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
有些作者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检索课教学中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黄慧薇发表的“Blog(博客)技术在信息检索课网上教学中的应用”,文章对Blog在检索课网上辅助教学中的作用、优势和局限进行了研究。发电机生产厂家通过群体间的交流和共享,使学习效率和知识结构实现较大的提升和拓展。
有些作者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检索课教学中。如邹建军发表了题为“基于Moodle的信息检索课网络协作学习平台”;李国洪、陈英发表了题为“应用NetOP School软件实现信息检索课互动教学”等,他们都是通过利用不同的软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与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与进度;同时又可在网上获得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使得检索课的教学形式从单向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向着现代网络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的方向转变,以便更好地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还有些作者对检索课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网络辅助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如张大苹、潘春华“信息检索课个性化网络学习系统设计与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阎勇、黄麟等也发表了题为“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辅助教学个性化自主学习内容组织研究”的文章,都提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还有很多作者对网络环境下检索课的教学进行了不同的探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总之,网络环境下检索课已经从培养学生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单一目标,向综合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方向发展。通过营造开放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交互式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已经由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发展到了网络化、智能化、认知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信息检索平台具备了初步的信息分析功能,从而使传统信息检索向信息分析层次发展。从检索到的61篇论文中,绝大多数作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在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文献检索课以其教学特点而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敬卿、王群撰写的论文“从传统信息检索到面向知识创新—信息检索课改革与发展前沿述评” 探讨了检索课的重心应超越信息检索,构建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学术观点。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信息获取与信息分析以及知识发现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构建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是信息检索课改革与发展的最高目标。
孙平,曾晓牧 “从文献检索课走来向信息素养教育走去”一文则阐述了二十多年来文献检索课所取得的成绩,在新形势下如果检索课还停留在检索层面上,讲座培训就够了。文献检索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捕获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检索课只有和信息素养相结合,使之成为培养信息素养能力的一个基地和舞台,才能走出一条光明的前途。
还有很多作者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文献检索课是信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信息素质教育也是文献检索课的最终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检索课在学生各种能力培养中的特殊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作者都对检索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从检索到的36篇论文中,可以看到很多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有课堂提问方式的教学法。如:何立芳彭建波“PBL教学法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实践和体会”、王凌,谢鸿玮“基于PBL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 等,都介绍了问题教学法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实践,并总结了用问题教学方法时的经验和体会。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简称,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实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适合于文献检索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有些作者提出了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方法。如:沈艳红“WEBQUEST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黄晓斌“信息检索课的WebQuest教学方法初探”等。文章都详细介绍了WebQuest的构成和对信息检索课的意义。WebQuest即网络探究,它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并以探究为取向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就一个WebQuest课程网页而言,其核心在于教师所提出的一个围绕课程展开的开放性课题。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结合课程要求,自主地选择角色,组成专题小组进行网络探究,寻找和发现自己需要的知识,最终给出研究成果。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性,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些作者介绍了合作式、互动式教学法。如孙丽芳“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课合作式教学模式分析”、李 芳,顾 江“文献检索课互动式教学法探索” 等文章都强调让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课题调研,这种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思维及表达能力非常有效。
还有很多作者提出了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双语教学法、远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扬州seo总之,所有教学方法都突出了一个主题,即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语言艺术面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出台新的教学大纲,柴油发电机组教学内容大都还停留在只讲文献检索,不讲文献评价、文献分析与利用,使得文献检索课成为一门单纯培养学生文献检索技能的课程。所以从整个学科的角度来看,课程体系一直没有大的变化。这样就逐步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在高校激烈的课程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从检索到的论文数量上看,有关检索课内容的论文不多,仅有33篇,只占229篇文章中的15%。不同的作者对检索课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葛敬民,王立学“关于文献检索课内容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新思考” 一文认为检索课应该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脉博,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科学编排,形成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以大学生毕业后的两种去向:考研和就业为主线设计文献检索课的学科体系。邓淑芳、刘冬蔷 “文献检索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文论述了建立文献检索课课程体系的必要性。指出授课内容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加入与学生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既学会查找信息.又能够整理、使用专业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创新;以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综合能力。还有些作者对检索课教材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功能越来越强,而检索方法越来越简单化,以主讲检索技能为核心的文献检索课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检索课教学应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实现由检索技能型向信息素质型的转变。建议国家教委组织专家,重新编写出权威的教学大纲,使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加强检索策略制定、情报调研分析、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利用能力。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注入,使检索课的授课模式趋于个性化教学,学生通过个性化网络学习系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自由、快乐而有效地学习。通过这样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才能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 黄晴珊. 国内医学文献检索网络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建议[J].情报科学,2005,23(5):796-800
2. 黄慧薇. Blog(博客)技术在信息检索课网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6,(10):208-211
3. 马铭锦 杨伟兵. 基于JSP的信息检索课网上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6):77-79,38
5. 葛敬民刘文云李长玲.谈文献检索课的“三位一体教学[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38-40
7. 张大苹,潘春华.信息检索课个性化网络学习系统设计与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J].现代情报,2008,(5):213-216
8. 吴瑛.信息检索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11)61-64,45
10.敬卿,王群.从传统信息检索到面向知识创新—— 信息检索课改革与发展前沿述评[J].图书馆,2008,(1):58-59
11.孙平,曾晓牧.从文献检索课走来 向信息素养教育走去[J].图书馆论坛,2006,(6):252-255,261
12.贾红英.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05,(8):1175-1178
13.刘君君 ,周进良.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信息素质与信息资源保障[J].现代情报,2007,(1):195-197
14.盛秋艳,丛望,徐淑慧.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J].情报科学,2008,(1):42-44,81
15.朱永武.浅析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J].现代情报,2007,(8):206-208
16.王泽琪 ,周凤飞.体现本科专业特点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95-97
17.张云.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整合设计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5):74-77
18.颜惠.《文献检索课》的问题教学法研究[J].现代情报,2008,(1):193-195
19.唐永林 ,唐梦斐.文献检索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情报,2006,(3):199-201
20.何立芳,彭建波.PBL教学法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实践和体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4):82-83,108
22.孙丽芳.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课合作式教学模式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5(2):203-205
23.李 芳,顾江.文献检索课互动式教学法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1):136-137
25.梁花侠,杜香莉,王慧莹.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8,(1):207-208
26.吴萌 ,来玲.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检索课教学模式创新[J].情报杂志,2008,(4)154-156
27.杨玫.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4,(3):164-167
28.王园春.信息检索课互动—— 合作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07,(11):209-210
29.回雁雁.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3(3):130-131
30.姚毓武.对我国普通高校图书馆文检课教材改革的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59-61
31.葛敬民,王立学.关于文献检索课内容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新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 (2):92-94
32.王泽琪 ,周凤飞.. 体现本科专业特点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95-97
33.邓淑芳,刘冬蔷. 文献检索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置[J].现代情报,2004,(3):202-204
36.来新夏. 一件值得回忆的往事———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开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4 , (4) : 12 - 13 , 15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