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后进了这家医院,老大从进科开始,就一直灌输要考博的观念,好不容易挨了3年,把住院总当完,升了主治,才发现,国家政策巨变,原来轻松愉快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成了英语竞赛,英语分数线已经划到了参加全国统考的任何一家医科大学初试分数线都望尘莫及的地步,第一次轻敌差了2分,硬着头皮边上班边复习考了第二次终于过了,同时还拿了两个小课题总共十几万,憧憬着博士弄个两三分的文章毕业;
第一次去办公室和老板正式谈课题的事情,准备了一大本材料,包括研究构想,实验步骤,信心满满的准备给老板说不用你出钱,俺自包自干,岂料老板第一句话就是,你别惦记着你那XXXXXXXX,这个课题你看看,有什么想法,一月后我们再沟通,本来准备好的材料就这样再没拿出手。
看了老板的材料,是关于一个在肿瘤里面研究得比较多的因子,是他以前的课题,但我们是内分泌代谢病,怎么联系起来?那段时间穷经皓首查文献,于是把文献分为中文和英文两个文件夹,每天规定任务,1个月下来,大概也看了百多篇文献,发现和糖尿病确实有切入点和联系点,有了初步想法,和同事一商量,拟定了试验计划,跟老板汇报了,老板感觉还是比较满意,配了个师弟帮我做实验,正愁自己的课题怎么办,还好科室某教授伸出援手,让他研究生做我的课题,也算是解了我后顾之忧。
于是一边做预实验一边看文献,平时做完其他事情后总是上pubmed搜关键词看看有没有新的文章出来,这其中也包括了其他人的综述,总觉得他们关于该因子在肿瘤方面的研究已经总结得很多了,机制也比较详细,而该因子在其他疾病中也有一些研究还没总结,和肿瘤里面的情况有大部分相似也有少许不同的地方,有了写综述的想法,(以前也有写过英文综述,无奈老板对我以前的方向不感兴趣,自己也没经验,写着写着就没办法写下去),然后对老板讲了想法,老板鼓励我写,写就写嘛,初步拟定了研究比较多的几种疾病,当然也包括了几种肿瘤,就每种一段一段的写吧,写到最后,自己是内分泌的,和糖尿病是不是有关系啊,虽然别人没有研究,但这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当时也顺便看了一篇lncRNA的综述,该教授在没有明确研究证据的前提下仍然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段在糖尿病中的可能性和研究展望,于是模仿该教授的笔法,也写出一大段本因子在糖尿病中的可能性和展望,由于对自己英文并不是太有信心,常被学英语过8级的妹妹挪揄,我是先写中文,再逐句翻译,但并不是每句都是这样,翻译完一段我还要看看前后是否通顺,当然,翻译的过程比较痛苦,经常中午在办公室加班,一座就是几个小时,非常不利于健康,胖了几斤,毕竟是百篇的参考文献,这一切当时也许只是想向老板证明我是真看了文献。初稿写出来后老板总算笑嘻嘻的让我去加工润色,开始找了美捷登,虽然老板也有几个钱,但看看报价,还是算了吧,又找了家同学之间口口相传的公司,谁知那公司直接说没时间,心想就这样吧,先投投试试看,于是根据老板从高往低投的原则,恬不知耻的找了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然后建议我转到它们的姊妹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心想也是6分多了,投就投吧谁怕谁,还真送审了,一个月后,意见回来,大修,两个专家都指出语言太烂,然后提出了很多建议,包括让我每写一种疾病,就做一个小总结,最后写完来一个大总结,还有就是一些细节问题,心想既然大修有希望了还是花点钱吧,然后就由同学推荐找到了AJE,虽然也花了一些时间弄懂它的系统,总算还是能轻松上手,编辑先是赞美了文章一遍,然后大篇幅的修改,还好总共只花了2000左右,满怀信心的改好后投回去,那边编辑说每篇综述得有4个以上的图,于是自学PPT画图,又是一番周折,1个月后,4个图和图释出来了,投回去,这次送了2个专家,其中一个就死死抓住我糖尿病那部分没有研究证据,说我写得太冒进,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否定,另一个貌似和第一个商量过,也说这个问题,另外还说了几个细节问题,总之,是被拒了。这下子,本来还有希望的心里空荡了,昏了2天,还是改改再投其他杂志吧,又选了aging cell,在编辑这一关就卡下了,甚至有一段时间想过plos one和BBRC,但一看规定,只接受约稿,又灰溜溜的匿了。我在想,是不是投JIMR?
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放任自流?好在AJE是一发到底,那段时间,钱不想挣,门诊总是早早下,查房马虎了事,好在下面医生争气顶住了,一门心思继续查文献反复修改,认认真真把别人的好几篇综述看了好几遍,半个月后,一篇全新的综述又出来了,这次通过medsci选了一本专发综述的4.1分杂志,投了过去,不知道是以前的努力起了作用还是运气爆棚,一个月后,小修,意见里面就包括了对我写糖尿病这部分的展望觉得很有意义,就差没说高瞻远瞩让我当他领导了,看来每个reviewer的口味果真不同啊。小修后编辑让按格式写了一个大总结,接收,然后交版面费也是费了一番功夫,但这时,所有辛苦都觉得没什么了,更高兴的是,发表出来的时候,分数升到了4.9,而拒绝我的CDD,分数却从6分多降到了5.1(我们科室另一个医生经我推荐投了CDD,见刊后一见当年的分数直呼后悔)。
公司那边的载体也还按时送到,师弟这边试验还算顺利,图片结果出了不少,和预实验设想和既往的研究大部分一致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不过我们一商量一合计,这反倒成了研究新的亮点,老板也爽快的在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协议上签了字,看起来还是比较顺利,老板的意思,不想发2,3分的,又要让课题能继续做下去,够后面的研究生毕业,还要设计下一个基因的idea,理论上实验上都得有准备,那么就继续看相关文献,由于目标大了,这次老板要求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因子了,文献相对来说看得就更多了,看着看着,这个系统在糖尿病中也有不少研究,但貌似没人写综述啊,在pubmed和CNKI上一搜,除了两篇比较久远的外文以外,还真没人写,中文就更不说了,最近更新了那么多,写写吧,说写就写,有了上次的经验,选了几篇该系统在心血管方面的大综述认认真真读了下,初步拟定了提纲,看来这次是更大的一个工程了。
于是,继续,加班,中午不回家,晚上回家和老婆各干各,小孩隔我们10分钟路程每周去看一次,报了驾照班考过了科目一就没去摸车了,窝在办公室,方便面压缩饼干咖啡茶叶,好像前段时间好不容易报班健身减下去的又回来了,个中冷暖就不再提了,成文后,这次没有先投,心里没底,找了AIE润色,编辑继续赞美,并大篇幅的修改,这次2600,各位从价格差距就知道这次篇幅增加了,当然,参考文献也增加了,将近200篇。还是这个杂志,这次编辑没有那么客气了,一来就找了5个reviewer,但其中一个reviewer不接招,写了一堆没用的话也不说改还是不改,要还是不要。另2个reviewer建议小修,有1个建议大修,除了补充一段内容外还让我补充2个图,最牛逼的就是一个reviewer,逐字逐句的给我修改,写了几十条意见,除了指出了我一些基本的概念错误外(看来俺作为临床医生,不得不承认真容易犯一些基础医学常识上的错误),真是手把手教我怎么写文章了,编辑reject但给了我大修机会让我resubmit,这个修回真是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反复查文献反复请教他人反复修改反复核对再让AJE润色,直到deadline我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submit,1个月后,审回来了,小修,还是那个reviewer,夸奖了我修改认真,再次逐字逐句讲了部分内容需要修改和核对,花了2天时间改完提交,是一个星期五,星期一,编辑说他把我上次的签字协议弄掉了,于是又重新扫描了一份传过去,星期三也就是昨天,科室论证基金,晚上吃饭,吃着吃着,手机一震,习惯性的打开看邮箱,果然,邮件来了,accept。今天上班,出版公司就来了邮件让签版权协议;
博士2年级,两篇综述加起来差不多10分,这个成绩不算太差,相信比我牛的大有人在,个人的经验是,综述写作,尤其是英文综述,真的不是简单的文献总结,你得提出自己的观点去迎合reviewer的好奇心,这非常重要,此外,有的reviewer保守,有的激进,所以同一个观点会见仁见智,但重在要坚持下去寻找你的支持者,尤其是咱们这种没背景接不到invitation的屌丝,从写作一开始就得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量阅读,旁征博引,这样即使高分的不成功,只要送审了提意见了,即使修改被拒也能投一些低分的,毕竟国外高分和低分杂志的区别蛮大。国内综述我写过一些,也审过不少,说不好听点大部分就是文献总结,没有自己的影子,有的甚至连文献都没理解清楚就写上去,这样很容易以讹传讹,所以建议多看国外的大牛的综述,除了了解进展,还真要学习人家是怎么写作的,是怎么展望未来的。还有一点,国内期刊综述一半限于篇幅以及作者阅读量不够,参考文献量大大低于国外,这也是质量低于国外的原因之一
当然,其中个人总结了一些小技巧,比如,某个分子在某种疾病中,人家认为可以往某个方向发展,那么,换到另一个疾病,是不是也可以,如果可以,怎么发展,提出观点,部分英文不好的还可照搬后修改字句,如果不行,说出理由,按照这样写,即使你并不算太了解这行,若碰上老外行家reviewer,很多还是乐于助人和你交流探讨的,只要他愿意和你交流,可以说,你对这个人的公关就成功了一半,总之,咱们做事,是不是也应该讲究点方法策略呢!
最后,有人问我综述发来干嘛,好吧,我承认,我写着自己玩总可以吧,虽然以往的研究论著分不高,但写写综述练练笔为下一步准备准备吧,好歹我博士毕业论文上得有综述吧;还有人说,有些单位综述不算,有些单位连SCI都和中文一样对待,为写而写我一贯不赞成,咱们得脑指挥笔,不能笔指挥脑吧,而且,咱们医生已经开始多点执业了,后面是不是应该期望下自由执业多项选择,你是不是真的愿意把自己的一辈子锁死在一家医院默默无闻奉献终身,好吧,你要真的愿意,你赢了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投诉、举报、维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