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述写作的一些想法

作者:  时间:2018-10-17  热度:

  有些综述就是把很多文章的结论用自己的话又说了一遍,对于整个要综述的行业不甚研究了很久很深,读者看了文章对于行业的发展过程还是笼统。

  感觉综述或是文献前言要写的像讲故事,给人以吸引力,由浅入深,由广而集中,这是zhenmafudan的建议,想来还是很有道理的,不吸引人的综述像是图书馆的某分类号的书刊目录。

  有些用词很是生僻,不知道是否以显示读文献的能力或是技术的高深,但要考虑有兴趣看综述的基本都不是行业内人士。

  1.对于行业的发展过程?走的弯路?有哪些突破?哪些较大的组织?专家在做?

  2. 为什么如今的文献审稿都是几个审稿人决定的?而谁做审稿人是哪个决定呢?对于某些文献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交流的渠道和方法?比如问问程序如何做的?demo有没有?有疑问让作者回答下,对于文献的含金量、读者对文献认识和自身水平提高都大有好处,是双赢的事情,这个难道不好实行吗?有没有试行的期刊?

  感觉综述或者文献这东西应该类似BBS,先写出来,但是还要有问有答,再改,再讨论。而不仅仅是几个甚至一个审稿人的意见——要知道现在审稿一本博士论文就1个钟头都可以了...

  4.文献越写越生僻,越少人看的懂,而我看国内一些所谓很垃圾的期刊,发表了一些对于MATLAB、C#、ansys等软件的技巧,实例的完整实现过程等等,若真实是自己开发的,对于技术进步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啊。

  怎么现在文献都是在谈最新的不成熟的算法在某些成熟事件上的应用,而且“效果较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后就再没有音讯了。

  Last edited by yongcai on 2010-3-24 at 20:26

  呵呵~~看综述~就看这个领域的大牛写的~~别人写的都不行~~不是没有深度就是纯粹扯淡 凑数的文章

  我承认综述不是科普文献,但是应该让相关一级的其它学科的研究者一看就大致明白前因后果,否则只是make reputation

  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点此查看侵权举报方式)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