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综述评语模板-2010最新版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好资料
论文综述-Maca 生物碱的制备与检测 加粗, 居中, 小 2 号, 加粗, 居中, 段后各 段 前、 段后 各空 0.5 行 Maca 生物碱的制备与检测 阙孝华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501 班 小 4 号宋体居中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介绍了十字花科独行菜属药食两用植物玛咖(Maca)的基本特征、组成 摘要 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等;阐述了其重要活性成分玛咖生物碱的主要分离纯 小 4 号, 摘要: 与“关 “摘要: ” 化方法即浸提、萃取、大孔吸附层析、正反相硅胶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等, 2 格; 键词: 加粗, 键词: 加粗,前面空 ” 摘要段落: 摘要段落:段前空 0.5 行 以及液质联用仪、核磁、红外、紫外检测等成分分析检测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十字花科;独行菜属;玛咖;生物碱;分离纯化;分析检测 玛咖(Maca)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 Brassicaceae)独行菜属(Lepidium)的一年 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秘鲁海拔35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区,可在无肥料、缺 前言部分: 前言二字不 前言部分: 氧、昼夜温差长期冰封的独特环境下吸收土壤之精华而正常生长[1]。它不仅是营 写,小 4 号,第 1 段段 养丰富的食品,而且可作为具有多种神奇功效的药草。…… 前空 0.5 行 1 玛咖的基本情况介绍 1.1 玛咖的植物学简介 一级标题, 顶格, 一级标题,小 3 号,顶格, 段前、段后各空 段前、段后各空 0.5 行,数 字与后方文字之 字与后方文字之间空 1 格 玛咖(Lepidium meyenii, Maca), 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独行菜属 (Lepidium)的一年或两年草本植物。成熟的玛咖根为膨大的类似芜箐甘蓝的根, 直径 2~8 cm 不等,是玛咖的主要食用部分。 2 生物碱的分离原理与方法 2.1 概述 2.1.1 生物碱的定义 二级标题, 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4 号加粗,顶格, 数字与后方文字之 数字与后方文字之间空 1 格 生物碱(alkalaloids)是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天然有机化合物, 多数具有复 杂的氮环结构,具有碱性和显著的生物活性[16]。 2.1.2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三级标题, 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小 4 号加粗,顶格,数 字与后方文字之 字与后方文字之间空 1 格 根据查得的文献资料[1, 10, 11-13], 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生物碱由C, H, O, N等元 素组成,极少数分子含有Cl, S等元素。多数生物碱呈结晶性固体,少数是液体。 引用多篇文献 1 论文综述-Maca 生物碱的制备与检测 生物碱及其盐类的溶解度与其分子中N原子的存在形式、极性基团的存在及数目 和溶剂等密切相关。绝大多数仲胺和叔胺生物碱具有亲脂性,溶于拥挤溶剂如甲 醇、乙醇、丙酮、乙醚、苯和卤代烷类等,不溶于碱水中。 3 生物碱的分析检测 3.1 高效液相色谱仪 4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手段,得到玛咖生物碱各组 分的单体,然后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大量合成各单体生物碱,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玛 咖生物碱的生理和药理特性,弄清其结构与特性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以便更 好地开发与玛咖相关的医疗和保健药品及食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从某一 方面达到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 论文中汉字均采用宋体 宋体;英文、数字和符号采用 Time New Roman。 宋体 除表格、图片和参考文献所涉及的文字设为单倍行距外,其余均为 1.5 倍行距。 表格、图片和参考文献 表格 和参考文献 所有论文在每一个自然段内原则上要求采用自然换行,而不要采用“Enter”键。 2 黄冈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黄冈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评语 本科生毕业论文 院(系)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生 姓名 课题 名称 评语: 评语: 本文先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在观赏植物的繁殖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接着对百合研究的意义和组织培养在百合培育的应用等方面做了简要阐述。 今后百合 组织培养技术发展空间很大。 该同学在论文开题期间学习了关于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术,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献,文献综述写作比较规范,内容丰富,符合文献综述 的基本要求。 不足:本研究的关键点和设计思路还不明显。对文献没有进行有效的评述。 龚新明 专业 班级 生物科学 200×0×班 百合的组织培养综述 成绩 评定 中等 指导教师:项 俊 2010年1月20日 所有表格中加粗部分均为小 宋体,无需更改。 所有表格中加粗部分均为小 4 号宋体,无需更改。 所有表格自行填入部分: 表格自行填入部分 所有表格自行填入部分: 字体为小 字体为小 4 号,不加粗 汉字为宋体,英文、 汉字为宋体,英文、数字和符号采用 Time New Roman; ; 倍间适当调整。 行间距可在单倍至 1.5 倍间适当调整。 说明: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黄冈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黄冈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院(系)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生 姓名 课题 名称 选题依据和意义 植物比较解剖学是从系统的观点,比较各类群植物在结构上的异同,应用这些 结构特征,作为植物分类及系统关系的重要依据。导管分子是壁厚的伸长细胞,是 纵向连接组成植物体的轴向系统,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担负轴向运输水分和 无机盐的功能。导管分子与植物体其它部分(花,心皮,叶柄,脉序)的特征的进 化程度的对应的, 同属植物导管分子特征处于同一进化水平, 但在种间是有差异的,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反映了植物的进化水平。 豆目植物多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豆目下有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三个 科,目前,我国在豆目植物研究方面开展的工作还不多,仅从豆目单个科的导管分 子解剖方面进行了系统演化研究,而作为植物系统演化重要参考的解剖学方面的依 据并不多也不够系统和全面, 因此, 从豆目植物的导管分子的解剖上进行比较研究, 从而对豆目三科的系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周 旋 专业 班级 生科 200×0× 指导 教师 项 俊 开题 时间 2010.1.20 豆目三种类型植物导管分子结构的比较解剖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指标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主要指标和预期目标) 本次实验主要是从豆目三科(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三种代表植物的 木质部导管分子的形态、长度、茎材导管直径和壁厚以及茎材导管侧壁的纹孔类型 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导管分子的演化原理分析这三种豆目植物的进化顺序及演化规 律,以期为豆目植物研究提供客观的结构解剖学资料。为分类学和系统演化提供解 剖学依据。 研究条件(包括需要的仪器和材料) 研究条件(包括需要的仪器和材料) 仪器:光学显微镜、剪刀、镊子、玻璃棒、载玻片、盖玻片、摄象机、切片机、 电子天平、试管、解剖针、小烧杯、量筒、移液管、滴瓶、干燥箱 药品:酒精、硝酸—铬酸离析液、FAA 固定液、固绿—番红染色液、二甲苯 材料:蝶形花科——紫滕,含羞草科——合欢,苏木科(云实科)——紫荆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导管离析法、 石蜡切片制片法。 技术路线、得出并分析结论 进展计划 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开题,请按计划认真执行。 指导教师:项 俊 2010 年 1 月 20 日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