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作者:  时间:2018-08-17  热度:

  文献综述(Literautre Review)是科研论文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作者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为基础,就某个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作、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评论。通过阅读文献综述,科研工作者可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关于某一专题系统而具体的信息,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它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受到特别的重视。文献综述往往被收集在专业期刊的Review栏目中,常见的有Survey,Advances, Progress, Recent Advances,Update 和Annual Review等。

  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献综述应由六个部分组成:标题与作者(title and author)、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andkey words)、引言(introduction)、述评(review)、结论(conclusion)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与研究论文相比,文献综述的篇章结构比较自由,但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引言、述评和结论。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部分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

  述评是文献综述的核心所在,是对引言的展开和深入。根据引言所提出的问题和限定的范围,作者要对大量有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列出与主题有关的所有重要学术观点,然后分别加以论述,以便读者获得全面的了解。动态性综述在论述观点时,通常由一般到具体、由过去到最近、由他人观点到自己看法。引述文献时,只介绍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性意见,对于研究的材料、方法和过程则不必详述,但成就性综述在介绍创新点时则应多加论述。对于争鸣性综述中尚无定论和存在分歧的观点,只需归纳提及,由读者自己进行思考和判断。述评部分通常较长,为了条理清晰,作者一般将其分成几个部分并给出每个部分的小标题。述评的内容和结构常具有以下特点:述评部分常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有各自的标题及下级标题。回顾前人研究,以时间为序,由远及近。以有叙有议的方式体现述评的功能,叙前人研究,议其结果、探其原因、究其不足。

  叙述时使用一般过去时,评论时使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分析评论,特别是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时,要客观、谨慎,因此多使用模糊性语言和表推测的语言形式。述评是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借助符合科技文体写作规范的语言形式就显得的颇为重要。善于使用下列表达不仅能使文章流畅清晰,还能使文章彰显学术性。

  结论不仅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发表个人意见的部分,一般有标题Conclusion 或Summary,较短的综述如果没有小标题,则往往有As mentioned above,To sum up,To conclude,Inshort,In all 等短语引出结论。结论的内容包括:对述评的归纳、对各种问题的评论性意见、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或展望。对述评的归纳还可以逐条加序号撰写。有的文献综述不在最后作总体的结论,而是放在述评各部分之后分别总结,内容分别与述评的几大部分相对应,但笔墨的重点放在结果的陈述与评价上。每个部分又由事实陈述、结果评价和研究预测组成。结论是述评的浓缩,语言方面亦如此,除了使用一般现在时态外,大量使用现在完成时,以强调该研究到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另外,表比较和评价的语言形式也是该部分的语言特点之一。要写好英语文献综述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在对其内容、结构和语言的特征有所了解后,持之以恒的写和练一定会提高写作水平。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