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3分的实验结果推销给5分的SCI杂志

作者:  时间:2020-03-23  热度:

  怎样把3分的实验结果推销给5分的SCI杂志,解螺旋——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医生做科研就像减肥,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过程却无比痛苦。我们通过解构科研规律、归纳文章套路,授医生以渔。用最优的效率,令你成为一位懂科研的临床医生。

  特别福利:关注解螺旋微信号,回复关键词“9月”,可索取9月资源包:UCSC数据库查询与使用视频教程

  上期内容我们说到introduction的重要性,也就是编辑和审稿人很重视这一段内容,他们主要通过阅读引言部分评判一篇文章的意义和创新性,所以引言部分就成了编辑和审稿人判断一篇文章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写好这一部分内容既是整篇SCI论文写作的难点,也是把自己的工作推销给更好水平SCI杂志的机遇。

  常看CNS的童鞋们应该知道,主流高分SCI论文那是只发表有创新性或者前沿领域的研究结果的,因此,要想让自己的课题发表在更好的杂志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自己的研究意义凸显出来。

  如果你的课题刚好是热点领域的研究内容,那么好办了,比如做肿瘤,就强调肿瘤的危害,治疗的难点,总归是要表达这病太严重了,急需我们来研究它的机制、探索治疗办法啊,只有这样才显得咱这课题有意义不是~~~再比如你做了很高级的CRISPR/Cas9,这东东现在人人都在用,为了避免落入俗套,你就得先说说这技术的优势在哪,为嘛你要用它,有没有什么改良,好处在哪,总归不能白用了高级的技术,要通过强调CRISPR的重要性,凸显你的研究的重要性推荐阅读:博士论文!然后论文的整体意义自然得到了升华。

  有童鞋担心万一不巧我的课题不是热点领域的东东肿么办?这时候也不能放弃这部分的追求,一个课题之所以存在总是有意义的,即使没有牵扯某种疾病,也可以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作出贡献。所以我们仍然要努力强调自己研究的客观意义,或者寻找有潜力的应用意义等。

  很多不常写SCI论文的人经常会犯的一个写作错误就是,把前人研究成果写的太啰嗦(这也是很多童鞋不爱看introduction部分的原因吧)。这样写的后果就是,容易给审稿人错觉,认为你的研究别人都做过了嘛,已经没有创新性了啊,然后就会低看了你的研究成果,这样一篇文章也就没法发表在满意的杂志上了。因此,介绍前人研究成果的挑选非常重要。

  这个挑选过程有个原则就是趋利避害。比如我们总会在pubmed搜到一些跟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章,但是它们其实没有做的很好很系统,只是提到了某个我们想讲的点,可能发表的杂志连SCI都没有进。这种情况下,不要担心那些文章会影响你的研究的创新性,如果它们的数据质量很差,那在写引言的时候根本不用提及,审稿人明白这些文章没什么意义的;如果这些文章确实和你的研究结果有重叠,那么就在写作时候弱化这些内容,简单提及一下,然后重点强调你的工作和他们工作的不同,重点讲出你的研究补全了哪个研究空白,并且针对这一空白强调你的工作的创新之处。

  总之,为了让我们的paper发在更好的杂志上,其要点就是凸显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研究的意义主要通过对疾病的讲解和应用前景的展望来升华。创新性则需要introduction的技巧实现,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多写一些,不利的内容语气弱化一些,都能最终达到升华文章novelty的最终目标。然后,把3分的实验结果推销给5分的SCI杂志还不是手到擒来。

  解螺旋为您科研出谋划策:临床基础科研方法论,实用经验分享,实验和数据统计工具应用、SCI论文投稿技巧,信号通路专栏,肿瘤,基因,蛋白等热门领域研究进展.....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