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审稿人的各种Comments and Judgements

作者:  时间:2020-03-21  热度:

  如何应对审稿人的各种Comments and Judgements,解螺旋——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医生做科研就像减肥,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推荐阅读:统计学,但是过程却无比痛苦。我们通过解构科研规律、归纳文章套路,授医生以渔。用最优的效率,令你成为一位懂科研的临床医生。

  从念博士,毕业,到现在成为一名教师,我发觉至少有1/4时间是在与各个审稿人的Comments and Judgements进行各种周旋(是不是很无聊?)。除非这辈子发横财,不干教师这个行当了,估计还需要提高本领和审稿人们继续周旋下去。同时做过20来个期刊的审稿人,提出过不少刁钻的问题。既然斗争和被斗争了6年多,自然积累了一些阶级斗争的经验,先总结如下(SCI论文老手们就别看下去了):

  (3)当能容易满足审稿人要求时,必须尽量满足,补充实验,补充结果比较,补充文献参考,补充实验描述,补充各色各样的内容。

  (4)当根本无法满足审稿人要求时,比如要你比较算法性能,而你实在无法操作,你得说你已经努力的实施这个实验,但是因为很多的客观原因而无法实施,把过程和结果在报告里列出来,而且我已经在论文里review了相关于比较对象或者相似实验的论文给读者提供更多参考性意见,同时列举在Responding Report里,需要说明将来一旦可行了,必然完整进行这个实验。

  (5)当审稿人质疑你的模型和实验结果时,就需要旁征博引(其他文献),补充过程和实验细节,额外的在Responding Report里增加一些容易实现的实验结果来增强审稿人信心。

  (7)当审稿人指出你的英文质量有问题时(发表了几十个文章,我还是经常被质疑):需要在文章里尽量找错误,但是同时要在response report里一一列出来,使得审稿人认为你已经尽力了(我是中国人,洋文能看懂就可以了)。

  (8)尽量把revision part一一列在response report里相应的地方,而不要让审稿人到文章中去找你修改的地方。

  (10)顶级期刊往往有多于3个审稿人,必须认真对待,留足够的修改时间,1年1-2个顶级期刊(专业前五,非NSC之类)发表足矣,就少费点心思在次点的期刊上吧,或者就放弃(这个需要等到了一定层次,呵呵)。

  (11)字体一般11号和1.5倍行距刚好,大了或小了都感觉累,累了自然就给刁钻的Judgement了

  一个帮临床医生提高科研能力,分享学术经验,争取行业话语权的平台!给医生科研起步、前进和腾飞的力量!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