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被拒说不定可以投更高哦(含模板)。解螺旋——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医生做科研就像减肥,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过程却无比痛苦。我们通过解构科研规律、归纳文章套路,授医生以渔。用最优的效率,令你成为一位懂科研的临床医生推荐阅读:SDM,
特别福利:关注解螺旋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12月可索取2016年12月资源包:Cell信号通路图。
投稿被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必悲伤,马上着手下一步。实际上如果每次都被接收,也许是应该投到更高档次的杂志。这里说下被拒稿后的三种选择。
改投其它杂志是最常见的事。但改投并不应该不做修改就换个杂志投,文章落到同一审稿人的情况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就改投给审稿人印象很不好。改投不一定什么都改,但要做适当的修改,突出适合新杂志的重点。当然,不是每次被拒,就只能投个低一档次的杂志。如果文章不错,被拒原因是内容不适合,有时投同一级别,甚至更高的,都可以。
被拒稿后,作者往往改投其他杂志,并且开始下一轮的审稿过程,经历漫长的等待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比如通过与杂志编辑交流,可以了解一下文章是否还具有修改后重新投稿到该拒稿杂志的价值,能一定程度上节省格式文书的二次修改及宝贵的审稿时间。
除了以上两种常用途径外,还能进行申诉,不过一般没什么人走这条路。因为,没有很大的原因(审稿人极不负责,或收到了错误的审稿报告),没有必要申诉。申诉经常只是耽误时间,编辑也头痛,审稿人不好找,编辑一般要站在审稿人一边。申诉的后果也是要等一段时间,甚至有的编辑不理会申诉邮件,申诉不成功几率很大,即使成功了,也还是要修改重审,等于重投。
看回复信,就能知道有没有发外审。比如信上说,文章不符合杂志的scope,像临床研究投到基础研究杂志啦,诸如此类;或者文稿质量不佳,杂志通常以一句“很抱歉,本刊物录用率在10%-25%左右,您的稿件不能被录用”而拒稿。这样的信基本都是期刊编辑发的,都没有发审稿人外审。
通常SCI会给2-4个审稿人审稿,文章拒稿信中会逐个列出审稿人的意见并进行总结。所以如果有一半的审稿人给予的意见较好而拒稿,可以给编辑部写信争取重投的机会。比如2个审稿人中有1个认为可以发表,或者4个里有3个,3个里有2个等。
以上是可以考虑重投的情况,如若是全部审稿人意见都不大好,或者审稿人直接建议了改投的杂志(考虑文章与审稿杂志目标不符)。
当然要找对适合的杂志是前提,在不知道如何锁定具体刊物的时候,可以先给几个感兴趣的杂志一起发邮件,并附上论文的摘要,大多数杂志是会及时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