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有哪些制图方法?

作者:  时间:2020-01-31  热度:

  虽然文字是SCI期刊表述的主要手段,但在表达结果方面,图和表(figure and table)比文字更具直观性,且简单明了,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图和表是展现研究结果最有效的方式。它能够以较小的空间承载较多的信息,直观、高效地表达复杂的数据和观点,使读者理解文章所叙述事物的形态及变化规律,补充文字叙述的不足;尤其是在描述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或非线性关系时,用插图来表达是非常有效的。有时,它也能够把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述清楚的内容,简明地呈现出来,使论文内容表达得更合理、更完善。要记住“一图胜千言”

  线形图要求:线条清晰简洁。图中的文字、标值应易于辨认。坐标轴旁的标目中应包含测量单位。表示不同变量的符号容易区分。纵坐标标目的文字方向与坐标轴相垂直。

  当自变量是分类数据时,可以采用条形图或直方图来说明自变量的关联。条形图或直方图主要用于揭示变化幅度(change in magnitude),而线形图主要用来显示改变方向或趋势(change in direction)。条形图或直方图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每条代表一类数据,条的长短表示数据的大小。有时一类变量又分几个水平,就需要用相应数量的条来表示。常见条形图具有下列类型。

  是用来显示各种数字比例关系的统计图。把单位圆视为100%。各种成分的数量按在整体中所占的份额在圆中显示。在用于对比几个数据在其形成的总和中所占比例时最有用。尽管饼形图易学好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比较少。其原因:首先,比较的项目一般不能超过6个,否则,图形会太复杂难以理解;其次,当比较的数据很接近时,就很难看到各部分差异。突出各部分差异的较好方法之一是从明到暗用不同的线或点给各个部分涂上阴影,最小的部分最黑;或用不同的颜色来表明。制图的计算方法:百分比÷100×360度=多少度。

  由若干个点组成,这些点对应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纵、横轴两个变量,表示某个事件的数值。通常用于比较跨类别的非重复值。可从点的位置判断测量值的高低、大小、变动趋势或变化范围。散点图加入曲线,可以看到趋势。如果所有的点构成一个条形,则说明存在相关关系。例如,沿着斜线的一组点意味着线性相关,如果所有点都落在一条斜线)结构图(structure graph)或流程图(flow chart)

  能够描述操作过程的步骤之间、小组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构图经常是方块或圆圈与线连用。例如,组织结构图可以显示成员间的等级,流程结构图显示一个过程中的各个步骤,模型结构图可以显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用于显示显微镜下的组织切片相、放射影相、大体标本及形态学特征,真实、直观、信息量大。照片图质量的好坏,是决定论文能否发表的一个重要因素。

  (2)标值是坐标轴定量表述的尺度。标值应防止标注得过分密集,而使数码前后连接,辨识不清。标值排印在坐标轴外侧,紧靠标值短线的地方。为了清晰.标值的数字应尽量不超过3位数。因此,要认真选取标目中的单位,如用3kg代替3000g,用5pg代替0.005mg等。坐标轴上的标值范围是根据图形的数据确定的,但坐标轴上标值的间距则是任选的,不同的选择将使同一条曲线有不同的形状。因此,标值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点。选择适当的标值,以便所描绘的曲线能涵盖整个数据。选择适当的标值间距,以便所描绘的曲线能正确反映数据。因为两个坐标轴的标值间距不适当将会扭曲数据的显示。如果坐标轴上的测量单位不是从0开始的,那么用“//”符号在坐标轴上分段。

  插图要按期刊的版面大小比例进行压缩。除特殊要求外,图的大小必须要限定在期刊的版心之内。Nature杂志可印的区域是183mm×247mm。同类型或同等重要的图的大小应该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单位刻度相同。可以把类似的图(如两个图的纵坐标轴相同)合并起来。

  表格是记录数据或事物分类等的一种有效表达方式,具有简洁、清晰、准确的特点;逻辑性和对比性很强。因而表格在SCI论文中被广泛采用。其正确性直接影响论文的信息传播功能。表格的种类较多,主要有示意表、统计表、说明对照表等。适于呈现较多的精确数值或无明显规律的复杂分类数据,以及对平行、对比、相关关系的描述,但缺乏趋势。

  1)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表题即表格的名称,应准确得体,用简短精练的文字来表达表题,连同表号置于表格顶线上方。表序和表题常用黑体字。

  一篇文章中不是表格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其必要性进行精选。如果用一两句话即可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格;如果采用多组数据表格说明同一现象,就会造成表格本身的重复;应该选择一组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表格,而将重复的表格删除。如果文字叙述与图和表格相重复,也应该只保留三者中最合适的一种表述方式,这样才能使文章简洁、精练。

  表格的设计应该科学、明确、简洁,重点突出、表达规范。表格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标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Table 1、Table 2。即使只有一张表格也要标Table 1。表格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的一致。

  表格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格内不宜用“same as above”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例如,“N/A”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表格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如果所有栏或大部分栏的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标注在相应的栏内。

  表格内,应该使用相同的小数位。例如,3.4、2.56和1的正确表达应该是3.40、2.56、1.00。

  表格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另页打印。在正文内,每幅图或表格应按其出现的顺序标号。

  (1)Figure Legend要另页双行打印。排在表格或参考文献后面。也就是说Figure Legend排在论文的最后。Figure Legend不要排在插图下面。

  (2)图序即插图的序号。根据插图在正文中被提及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排序,如Figure 1、Figure 2等,并尽量把图安排在靠近第一次提及它的位置。

  (3)Figure Legend不应该包含方法细节,应不超出100个字。如果SCI论文没有方法部分,Figure Legend应该少于300个字。

  (4)图题即插图的标题,要求简明准确,要有较好的说明性和专指性,不要为追求形式上的简洁而选用过于泛指的图题。

  (5)图中未能表达又必须要表达的信息应在图注中说明,如需要解释的度量单位、符号及缩略语等。不应该让读者去参考正文才能理解插图的信息。如果你的插图包含误差线,那么还需要说明它们是标准误、标准差、信度边界还是数值范围,这有助于定义所采用样本的大小。如果在图中标出了显著性的值,那么在图注中就要说明。

  (6)当插图中有箭头(arrow)、符号(symbol)、数字(number)或字母(letter)时,要在这部分(不是在插图页上)对其方向、位置等作出非常明确的说明。

  SCI论文投稿最重要的莫过于图片的处理。一般SCI期刊要求图片的最低分辨率为300dpi,部分期刊要求不低于600dpi;点线图及柱状图部分期刊要求分辨率达800dpi甚至1200dpi。期刊要求的分辨率是指原始图片的分辨率,经过Photoshop处理后修改图片的分辨率(转成大分辨率)是不行的。分辨率只能从大的转到小的,否则那个是“伪分辨率”,实际上没那么大。

  dpi是dots per inch(每英寸所打印的点数)的缩写,是打印机、鼠标等设备分辨率的单位。这是衡量打印机打印精度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来说,该值越大,表明打印机的打印精度越高。dpi是指每英寸的像素,也就是扫描精度。国际上都是计算1平方英寸*面积内像素的多少。dpi越小,扫描的清晰度越低,由于受网络传输速度的影响,网络上使用的图片都是72dpi,但是冲洗照片不能使用这个参数,必须是300dpi或者更高,即350dpi。例如,要冲洗4×6英寸“的照片,扫描精度必须是300 dpi,那么文件尺寸应该是(4×300)×(6×300)=1200像素×1800像素。可以用PowerPoint(PPT)或Photoshop软件组图。如果用PPT组刚,图片要以插入的形式到PPT中而不要以复制的形式到PPT,这样能很好保证原始图片的分辨率(resolution),通过PPT将文件另存为TIF或JPG图片格式。但是如果你直接将幻灯片存储为图片,你会发现其图片的分辨度只有96 dpi,远达不到期刊所要求的分辨度。这是因为PPT的默认设置只有96 dpi,你需要修改注册表。如果你从未进行过注册表操作,就应当记住修改注册表如果不适当,会让程序甚至操作系统失去控制,一定严格按下面提及的方式操作。

  在投稿时,有些期刊要求彩图必须是CMYK模式。CMYK颜色模式是一种印刷模式。其中4个字母分别指cyan、magenta、yellow、black,在印刷中代表4种颜色的油墨。CMYK模式在本质上与RGB模式(三原色光模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产生色彩的原理不同,在RGB模式中由光源发出的色光混合生成颜色,而在CMYK模式中由光线照到有不同比例C、M、Y、K油墨的纸上,部分光谱被吸收后,反射到人眼的光产生颜色。由于C、M、Y、K在混合成色时,随着C、M、Y、K4种成分的增多,反射到人眼的光会越来越少,光线的亮度会越来越低,所有CMYK模式产生颜色的方法又被称为色光减色法。

  为了在不同的场合正确输出图像,有时需要把图像从一种模式转换为另一种模式。Photoshop通过执行“Image/Mode(图像/模式)”子菜单中的命令,来转换需要的颜色模式。

  如果将RGB模式的图像转换成CMYK模式,图像中的颜色就会产生分色,颜色的色域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如果图像是RGB模式的,最好选在RGB模式下编辑,然后再转换成CMYK图像。

  所有的图说明,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必须在reprint版本上清晰。一般情况下,reprint上的字体应该不小于8pt,绝对不能小于6pt。

  风格(style):图标题避免全部用大写字母。一般的规则,只有第一个单词的字母大写或每个主要的单词第一个单词的字母大写。图说明和度量单位只用小写字母。

  (1)图、表还是文字哪个更有效?如果与文字材料重复,那么就没有必要使用图和表。如果能够补充说明文字材料或能够缩短讨论的长度,那么插图就是呈现信息的有效方式。

  (2)哪种图、表最适合你的目的?是否需要制作详细的、高分辨率的插图?能否用一幅简单的、仅用线条和点就能表示的插图?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一样?

  坐标轴的标值是否合适?类似的插图或重要性相仿的插图是以同样的坐标系画的吗?所有的术语拼写是否正确?

  插图中的符号及缩写都在图注中有所说明吗?这些符号、缩写与标题是否一致?在其他插图或正文中是否保持一致?

  一般情况下,许多SCI期刊有对插图和表格要求的明确说明。不同的期刊对插图和表格有不同的要求。如下是Science杂志对插图要求的指南,因此,要确定在递交你的论文之前通读作者指南,按照该期刊的要求使论文格式规范化。

  (1)图、表内容与文字重复。在SCI论文中,相同内容不宜用文字、表格和统计图重复表达,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一种表达形式即可。这方面的原则应是:凡是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表达清楚的就不用陶和表来表达;凡是用表能够一目了然表示的就不要用图;为使读者便于对照比较和了解精确结果时,以表格形式为宜。

  (2)表中数值计算不精确,保留位数不一致。表中数值精确与否,是决定统计表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科学实验结果是否严密的具体体现。由于表中数据是经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出的,因此往往不是整数。应该使用相同的小数位。表中同一指标数字有效位数应一致,不足者以“0”补足。计算百分比时,注意各百分比相加应为100%。

  (3)缩略语及量和单位不规范。表中所列的指标名称不宜随意而定,应使用固定的缩略语。特殊情况下使用不常用的单位和缩写词时,须在表注中说明。表中的法定计算单位一律使用符号。单位应该跟随国际标准命名原则。在数字和单位之间应有一个单一空格。千计单位应该由逗号分离(1,000)。

  (4)表中分组变量与观测指标的位置颠倒及数据排列不当。表中数据的排列,应按同类数据纵排的原则安排,排列不当则导致读表费力,不易对照比较和从中了解变化规律。

  (5)表注说明过繁。表注是对表格中有关内容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应简明扼要。如果需要说明的内容较多时,应移入表前的正文中用文字介绍,表格中数据的计算公式,应在论文的“Material and Method”部分介绍,不宜列入表注。

  (6)罗列原始记录数据。典型的表和图是对结果的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不必全部罗列于表中。表中的数据一般应是经过统计学处理的。

  (7)无表题、表题不确切或重点不突出。表题是表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表格中内容的概括,表题应主谓有序,简洁、准确。

  (8)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与文中文字叙述不一致,或正文没有提及图和表。图、表中出现的术语、符号、单位应与文字叙述相一致,以显示整个论文的完整与统一。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