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很多童靴还是小萌新,学霸姐姐今天就帮大家梳理一下科研新人们怎样开始着手发表自己的SCI论文(非SCI文章也同理),
导师确定的方向,一般是建立在对于所研究领域有广泛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这种情况的优点是在开始的阶段不迷茫,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也不是不能融合,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多与导师沟通,力求使选取的方向同时契合内心的呼唤和导师的支持。
因为导师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提出建议和指导,这对于迷茫期的小萌新,是非常有帮助的。
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确定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方向,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时,也不用觉得孤独,
大量阅读文献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在上面花费过多的时间,文献何其多,读完遥遥无期,
对文章中提到的实验或者仿真过程要开始尝试自主实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去回头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是最好的方法。
写作的过程是自我检视的过程,写的过程中,你才可能从头至尾严谨地进行思考,
很多同学对开展研究和写论文具有畏难心理,克服这种想法,不要怕出错开始好或坏不重要,尽快开始才能有更充足的时间。
我们在读研的几年里,很多时候需要负责或者参与横向项目,这部分工作会占据很多时间,
往往横向课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这等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找寻实际问题的平台。
俗话说“老问题,新方法”,即便是前人研究过的旧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或者对旧的方法进行改进来达到创新,
通过将横向课题与个人科研、论文写作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科研思维,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节省时间,反过来还能将项目完成地更好。
好不容易到了投稿的时候啦,一段时间的心血即将有回报,但也千万不能在这一步大意哦,
摘要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00字,应简明扼要地将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阐述清楚。
坚持就是胜利, 按照审稿人的建议好好修改论文, 只要坚持投稿, 总有一天能够被接收。
生物女学霸,一个自称学霸其实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将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儿呈现给大家,关注一个好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