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检索报告出

作者:  时间:2019-12-03  热度:

  一、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篇是提出氢气可以缓解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缓解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

  二、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缓解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

  三、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能够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是广大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教授、博士(甚至硕士)研究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和目标。但是,由于缺乏SCI论文撰写与发表的指导,SCI论文英文写作的知识和技能不够,不少科研人员无法将他们潜心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介绍或推广到国际学术界,无法使这些成果(甚至他们本人的学术地位)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这些科研人员,尤其是其中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迫切需要SCI论文英文写作与发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切合实际的指导。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顾飞荣副教授和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资深科学家彭少兵教授合着的《SCI论文撰写与发表》一书的出版,对于希望学习SCI论文撰写与发表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可谓雪中送炭。

  彭少兵1962年出生于湖北洪湖,博士,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湖南农业大学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国际水稻研究所高级作物生理学家,博士生导师。1979-1983年就读于华中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1991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理工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于1991年10月起就职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作物光合作用、营养生理、高产生理、逆境生理、作物栽培管理及育种等领域。先后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6篇,其中86篇被SCI期刊收录,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期刊论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13--0176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