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可谓是现阶段绕不过去的一项硬性评价标准。每次新的影响因子发布,都有种股民看股票涨跌的惊喜感或者惊吓感。
距离2019年SCI期刊影响因子发布还有两个月左右,作者整理了材料、化学、纳米领域关注度较高的数十种SCI期刊的实时影响因子,让大家一睹为快,同时也作为对今年影响因子的预测,供大家参考。
首先说明,2019年6月左右发布的IF是2018年度的IF2018,其计算方法为:
以下统计数据来源均为web of science,数据统计时间为2019年4月15日。目前IF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基本已是定值,但分子因为引用更新延迟的原因,到2019年6月还应会有小幅增加,因此今年发布的IF应该要比本文中的预测值略高一点,特此说明。
比较突出的是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2016年收获的第一个影响因子就高达8,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去年达到9.408,今年则更是有望一举超过Nature Communications。NSR当属国产期刊的荣耀,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Nature家族的两大新刊表现极为抢眼。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去年收获了第一个IF,高达51.941,直接成为Nature家族中IF最高的期刊,今年预测仍会大幅上涨,冲破70。同样的,Nature Energy也在去年收获了第一个IF,46.859,成为了Nature家族中非综述类期刊中IF最高的,今年仍会再创新高,有望突破50。相反,Nature Materials和Nature Nanotechnology两大老牌子刊似乎有所下跌。
纳米领域,我国科研机构主办的期刊表现突出,由清华大学主办的Nano Research和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Nano-Micro Letters有望双双突破8分大关,逐步引领纳米研究潮流。也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成果发表在国产期刊上。
最后,不知大家关注的期刊是涨了还是跌了哪。不管怎样,做好科研工作本身才是最关键的,不应过度关注影响因子。毕竟,只要工作做得好,就算发表在影响因子1的期刊上也能拿诺贝尔奖!ლ(╹◡╹ლ)
近期各大出版社为了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纷纷创建了多学科、多分支期刊。这为科研人员投稿选择期刊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下面笔者给大家盘点一下几大出版社近期新增材料类期刊。
2019年创刊的ACS Applied Polymer Materials是一种跨学科的期刊。发表与聚合物应用相关的工程、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的所有方面的原创研究。该杂志特别注重的工作涉及结构、加工、形态、化学、性能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聚合物性能解读的关键机制有很大兴趣。目前期刊已出3期。
2019年创刊的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同样是一门跨学科的期刊,发表涵盖电子材料各个方面的原创研究。该杂志致力于报道新的和原始的实验和应用性质的理论研究,将材料科学、工程、光学、物理和化学领域的知识整合到电子材料的重要应用中。该杂志涵盖的研究主题包括无机、有机、离子和聚合物材料,其性能包括导电、半导体、超导和绝缘等。
《InfoMat》(信息材料)是由Wiley出版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创办的旗舰新刊,发表的文章将涉及电学、光学、磁学等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表征以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期刊作为开放性获取期刊将在全球公开发行,三年内完全免费发表、免费开放获取。李言荣院士是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主任、四川大学校长,作为InfoMat的主编,负责InfoMat的整个出版过程。南洋理工大学熊启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郝建华教授,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所Roberto Morandotti教授以及巴黎索邦大学Carole Diederichs教授组成InfoMat的副编辑团队,协助主编推进初审及同行评议流程。
2018年新刊Nanoscale Advances,是Nanoscale 系列的一部分,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和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的合作项目。开放获取期刊,同样发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将放在高质量、可重复的新工作。Nanoscale Horizons同样作为Nanoscale 系列的一部分,首个影响因子达到9.391,Nanoscale Advances的命运如何,大家可以预测一下。
材料学期刊Matter是Cell Press出版的一本新杂志(已于2018年11月开放征稿,将于2019年夏季正式出版)。也是Cell、Chem和Joule(2017年创刊)的姐妹杂志,将成为多学科、变革性材料科学研究的大本营。主编Steven W. Cranford教授先后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担任Matter的主编之前,在包括Nature、 AM在内的一系列国际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过50多篇材料学领域的论文。他表示了Matter的五大优势在于增材制造、机器学习、绿色环保、生物材料及复杂性控制等。稿件接受率约在8%-10%。现在已经开放投稿,从预先推出Matter第一期首先接收的2篇文章来看,第一篇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的周宏才教授,另一篇来自清华大学张莹莹教授及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翟俊宜教授,笔者目测处在大牛约稿阶段,后续大家还是要抓紧机会啊。
CCS Chemistry是中国化学学会的2018年创刊的旗舰刊物,是中国出版的国际知名化学期刊。定位中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学杂志CCS Chemistry将在全球范围内征集稿件,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在发表后立即以开放访问的方式获得,而投稿作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涵盖了化学的所有领域,包括开创性的概念、机理、方法、材料、反应和应用。CCS Chemistry强调了化学对生物医学、纳米技术、能源、地球和行星科学以及许多其他研究领域的重要性。CCS Chemistry考虑并发表三种类型的文章:Communications, Mini Reviews, and Research Articles。每期少于15篇文章,避免重要的研究成果不会在众多文章的中丢失。同时由亚洲、美国和欧洲的顶尖团队加持,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编辑的精心挑选。2019年4月已出第一期10篇文章,一篇全面综述、四篇小综述和五篇研究论文。
总之笔者认为现在各大出版社先后创建新期刊,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好时机,大家可以根据文章定位参考一下转投新期刊的可能性;在能源类、纳米材料方向上,出版商产生很大的兴趣,运作估计会比较激烈。
本文系Junas供稿 和Alisa 供稿,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