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OT和TB两本杂志都已经被剔除,尽管还有个别目光长远的人,认为他俩日后还能再高调回来,要不要放长线钓大鱼?小编认为还是算了吧。
看看它这十年的发文量,2013年之前一直很稳,每年不到50篇,自2014年之后,迅速暴涨,318篇、2040篇、3517篇、3736篇,三年时间涨了近100倍的发文量,影响因子自然也遭遇了断崖。
截止到2018年4月份的957篇,今年最终大概有3000篇,水文泛滥,整改的诚意明显不够。
然而,我们再看看发表机构,灌水灌得最凶的居然是国内的两大领衔头牌:四川大学(华西)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发了370篇和331篇......
e-Century旗下的IJCEP,从前也是过着本分的日子, 从2013年起,开始变得不再安分,发文量连续翻了几番,从最初的100篇上涨到2000篇,涨了20倍,影响因子也是一路下滑。
发文机构前5强都是中国名校:上海交大、山大、复旦、浙大、中山......
自从2016年,IJCEP和IJCEM不再被PUBMED收录之后,变得稍微有所收敛。
IJCEM从13年才有影响因子,不仅经常接收IJCEP下来的转投稿,一切做法也都跟着IJCEP走。不难看出,二者的发文量变化和发文机构具有极高的相似性。
排在前5名的也都是中国名校:上海交大、山大、复旦、同济、浙大......
从发文量上看,小编还是比较佩服这个杂志社的耐心,一步一个阶梯,慢慢涨起来,8年时间才涨9倍,但依然没躲过少数高校的黑名单。
前5名,中国高校当仁不让:浙大、山大、上海交大、复旦、中南大学......
ONCOLOGY RESEARCH自带BUG,不仅发文量变化大,影响因子波动也大,这几年,有时1分以下,有时能飙到4分。
排在前两位的机构是,耶鲁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但最终挡不住国人近年来的热情.....
这5本杂志今年都不至于被踢。而说到能不能投,名校大院的还是不要投了,小医小院的话,还是可以慎重考虑考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