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摘要代替前言。摘要动辄几百个字,充斥着各种实验方法和数据。有些作者特别喜欢罗列数字,让人看得头晕眼花。而到了正文的前言部分,反倒惜墨如金,几十个字了事。这样的前言作为摘要的背景部分还差不多。多数期刊要求摘要限制在250个单词以内,作者必须以简洁的语句阐明文章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而前言则应回顾研究背景,提出问题或假说。很多中文作者对此没有理解,只是简单的说明研究目的,而对研究背景和问题不加理会。
SCI论文摘要应清晰有条理。写作好的SCI论文在进行实际的审稿过程时,审稿人可能会通篇浏览简要内容。如果审稿人看到摘要表达不清晰,给人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我国医学生倾向于先形成中文的学术论文, 然后再将其翻译成英文。以为这样既可以保持思维的连续性, 又简单易行。殊不知, 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要相应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文字功底作为依托, 才能使译文脱离翻译的痕迹。医学生本身就不具备这样英语语言基础和文化底蕴, 此法所写的论文语法、语用错误连篇, 例如,不少学生会把“ 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些因素, 如…” 翻译如下:
在英语中, maybe是个副词, 通常置于动词之前或放于句首, 表示一种可能性, 而because是原因状语从句的引导词, 用直译的方法把这两个根本不能搭界的词似乎“ 通顺”地放在了一起, 形成了只有人才能看懂的中式英语。正确翻译如下:Maybe some factors , such as… , have been ignored.
为了避免直译所造成的麻烦,在撰写论文之初,撰稿人应先查阅相关的英语文献,以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习惯,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 并用这样的方法把自己所要传达的内容表述出来,更容易撰写出高质量的SCI学术论文。
英语学术论文倾向于使用多种从句与短语把多个简单的句子连接到一起, 形成一个或多个复合句式;而在两个或多个简单句中间, 也要有一定的连接词语衔接, 以保证行文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如果缺失了就会降低论文的可读性。如:
这段行文由五个简单的句子构成, 放在一起有一种重复而又没有突出重点的感觉, 可以把第二个单句当作同位语, 把第三和第四句合并, 做成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 可改为:
修改后的行文一气呵成, 而且突出了 PFS 可用来替代OS这一行文中的重点,可读性更强。
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语言表达有书面语与口头语之分, 而书面语又可据其使用的范围与目的分为“科学语体、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等若干类。而学术论文属于科学语体, 是“ 服务于某个限定领域的经验和行为”的语言, 有其自身的语法和词汇特征, 即句子长;常用复杂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复合句式、非限定性从句、非谓语动词及被动语态。而医学生在撰写论文时, 往往只考虑找到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 没有考虑到该表达方式是书面语还是口语,因而在行文中,书面语与口语掺杂在一起,往往会出现令人费解、误解、语义含糊不清的现象。
本句中的 for long before 是口语化表达方式,不符合书面语体要求,其中的系表结构, 也有弱化学术性之嫌, 可改为:
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让谁看了都犯愁。一定要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
引言需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2)回顾相关研究工作,此不必全面详尽综述,特别相关的文献做一个简单介绍即可(3)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自己做该项目研究的目的(4)解决了这个问题会带来有什么的意义。一般情况,评阅人会看摘要和结论,看完引言基本会初决定是否接受其论文。
学术论文要求以第三人称来撰写以表明研究的客观性。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 我国的论文常常会出现our , us we, my等字样, 严重影响行文的客观性。原因在于作者不是不知道要避免使用人称, 更多的是不知道如果避免使用人称, 如:
写SCI论文离不开文献,如果你想尽快毕业或者想发表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为自己忘记的学术道路做奠定基础,都是需要看大量的文献,看文献有能有什么作用?(1)看别人在做什么,这些事情有什么价值?(2)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可以思维上延伸自己可以做写什么(3)看别人的科研方法,跟自己的方法做对比等等。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更多来不断壮大自己,而文献就是其这样的几个作用。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有下一个问题,继续调研,如此不断反复终会成功,后,论文写作时候也需要你看文献,检查一个别人有没做过类似研究,确定自己的研究是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价值性。
1.本网凡注明“稿件来源:本网原创”的所有作品,转载请必须同时注明本网名称及链接。
2.本页面为商业广告,内容为用户自行上传,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拨打电话进行处理,不收取任何费用。
3.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