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博士是中国中部一所985高校附属医院的医生,教育背景是-哈佛,基金拿了无数,SCI文章发了无数,但是从今年上半年起,T博士遭遇SCI投稿困境,屡次投稿被秒拒,从4分投到1分,从北美投到南美,目前,文章在智利的一个1 分杂志那里,第6次被修回!
似乎这不是T博士一个人的遭遇,”三个鲁班“的小编采访了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武汉等地近300名医生或者医学博士在读学生,都一致反映了今年的SCI 投稿变得艰巨,我们的抽样调查显示:从2018年下半年起,国人SCI 秒拒率明显的升高!(见下图)
纵观国人在2007年到2017年,打了鸡血一样的发表SCI,2007 年至 2017 年(截至 2017 年 10 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 205.82 万篇,继续排在世界第 2 位,数量比 2016 年统计时增加了 18.1%;论文共被引用 1935.00 万次,增加了 29.9%,排在世界第 2 位,比 2016 年上升 2 位。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 9.40 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 8.55 次提高了 9.9%。世界整体篇均被引用次数为 11.80 次/篇,各国平均值为 13.66 次/篇,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虽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
2018年已经即将结束,以同样的方法搜索相关国内作者的论文,已悄然收紧,预估统计结束年限在2018年12月31日,可能最终的统计量在20万篇左右。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CPB),曾经以对中国人友好、影响因子5分以上、二区杂志、发表速度惊人等诸多因素备受国人喜爱,目前也是稿件积压,通常在4-6个月才有外审的机会!
小编做了相关的调查统计,在2018投稿艰难的一年,各位科研神人各种遭遇,除了常见的文章缺乏原创性、创新性或重要性、语言问题、实验设计不合理等,今年增加了对论文严格审核的措施:不符合人体和(或)动物研究的伦理学规定人体或者动物试验中均涉及到有生命的研究对象,为此国际上也专门]制定了相应的伦理学要求,比如赫尔辛基宣言。此外,每个医院或者研究机构都设有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用于审查动物在使用过程中息否合规。严格按照伦理学规定进行试验,是需要引起我们格外正视的一个内容。否则,将会给将来投稿带了很大麻烦。对于临床论文,必须提供临床注册号,否则,一律秒拒!具体可参见鲁班教你临床注册(九)没有临床注册号,所有SCI期刊都关上了门
当然,近两年国内层出不穷的科研失信事件,也对国人投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期,不明原因拒稿的频率升高,如:编辑部建议转投、期刊版面限制等理由。
各位科研达人,您在投稿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推荐,请留言回复我们,著写杂志名称,接受时长即可,给我们各位科研小白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