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Web of Science 权威发布了最新 SCI 影响因子。想知道所关注的杂志分数是涨是跌?小编已经迫不及待了,快来看看吧。
CA 在 2015-2016 年间,一共发布了 53 篇文章(综述、论著),在 2017 年的总引用量竟达上万次。4 月份预测的时候,我们就说它今年会破 200,结果真的破了,而且破了几十分!这只牛股太难买到。
再来看看 CNS ,等等,应该叫 NSC 比较合适。Nature、Science、Cell 的分数,均有小幅度上调,就像稳健理财一样,利率不高,但一直稳涨。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四大医学期刊: NEJM、LANCET、JAMA 和 BMJ。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依然仅次于神刊 CA,稳居第二把交椅,携手柳叶刀(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和英国医学杂志(BMJ)继续上涨。
Nature Communications,体量大,好文章多,仍然保持在 10 分以上。有人说它水,但其实并不不水,5000 多美元的版面费倒是真的很贵。
但能让大众抱有希望的 10 分期刊很少,去年发文量近乎 5000 篇的 NC 就是其中一个,希望真的是一个好东西。
同为 2013 年推出影响因子的 Cell Reports 与 Elife,近两年来发表的文章数都在一千篇以上,影响因子一直在 7-9 分间波动。
Oncotarget,过去的大半年里,OT 可以说是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面对大风大浪也没能挺过来,最终被剔除 SCI。
曾经的 OT,就像如今的房地产,泡沫(水文)太多,水分太多,人为因素带来的价格(分数)飞涨,呈现一种虚高状态,不加以维稳管制,终有一日会面临崩塌,深陷其中的人则将苦不堪言。
从理论上讲,今年 6 月公布的是去年的影响因子,但科睿唯安官方通知几个月前既然公布不再发布 OT 的影响因子,如今果然没有发布,这也无可厚非。
Scientific Reports,发文量一直在上涨,直到去年达到顶峰,发表文章共 25333 篇,影响因子也在缓慢下跌,今年没有跌破 4 分。但一个较好的现象是,SR 今年的发文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最终很可能不到 2 万篇。
Medicine,自从上次遭遇跌停后,一蹶不振,但今年出现小幅度的上涨,突破 2 分。
Plos one,去年跌破 3 分。今年虽然有小幅度上涨,但依然没能冲破 3 分线 分。
PMOS 四大水刊,如今少了一本,变成了 PMS,麻将都打不成了。以后会不会再少一本呢?且看他们的表现如何。
想要查看近万本 SCI 期刊的所有影响因子,请在公众号内回复0627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