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SCI是由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SCI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2014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文可以理解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与“SCI”一样同为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现收录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期刊和论文,进行一定的统计分析,并划分为不同的因子区间,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检索与论文参考渠道。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 (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2014年统计的2013年版SSCI收录期刊名录中约有4000余种期刊。
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中进行检索时,如果仅仅是想检索SCI或者SSCI收录论文,检索时需要将“所有数据库”改为“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否则就是对Web of Science中的所有引文索引(含SCI、SSCI、A&HCI、CPCI-S、CPCI-SSH、CCC、INSPEC、DII、CCR、IC等近10余个引文数据库)的检索。点击检索结果中的文章名称,就可以看到论文详情。
1)“入藏号”项为文章的唯一检索号。SCI和SSCI数据库的检索号应该是以WOS:000开头的15位数字,如“000************”。
2)如果购买了JCR,可以在“出版年”项的下方点击“查看期刊信息”项,可以看到期刊的JCR分区情况。
SCI和SCIE(SCI Expanded)分别是科学引文索引及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就其起源来说,ISI公司在早期向其客户(主要是全世界的图书馆)每年寄光盘,内容是所有被ISI收录的期刊所发文章的摘要,当时收录得期刊没现在多。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SI在97还是99年的时候建立了SCI网络检索系统,原先需要寄光盘的数据也都导入网站系统。而以后每年新增的期刊则基本上只在网络上检索,而不入光盘。能通过网站检索到的期刊都称为SCI-E。但在建立网站检索后,ISI并没有停止向期刊客户寄光盘,这就导致了SCI有光盘版和网络版之分。又由于SCI-E全称SCI-expanded,即中文的SCI扩展版,于是就把对应原来光盘部分称为SCI核心。由于以上原因,可以这么说,SCI收录的都是一些老牌SCI杂志,而之后进去的杂志都被列在SCI-E中,不管办得再好也不大可能变成SCI。所以SCI与SCI-E对于ISI来说,只是发布方式上的区别,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不能片面地说SCI一定比SCIE好。在我国,经国家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研究决定,从2000年起,SCI论文统计用检索系统统一改为用SCIE,因此国内说的SCI如无特殊说明一般指SCIE。
SCI与SSCI均为动态数据库。通过对网站的监察和每年的JCR报告,针对非正常高自引、几本期刊间的非正常高互引等问题,设有“观察对象列表”。对“观察对象列表”中的期刊进行监测,按月决定期刊的收录或从库中去除。期刊中的论文数据一旦进入SCI、SSCI数据库,虽然期刊有可能会被剔除,但是已经可以检索的论文数据就不会被撤除。请老师们在决定投稿刊物时,注意JCR报告中影响因子为0的刊物,一般而言,这种刊物已经进入“观察对象列表”,极有可能被SCI、SSCI数据库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