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和汤森路透SCI期刊分区的区别

作者:  时间:2018-11-24  热度:

  ThomsonReuters,即汤森路透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800种核心期刊(光盘版)在内的8000多种期刊(网络版)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4个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5 -50% (含50%)为2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0-75% (含75% )为3区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每年的JCR数据,将学科分为14个大类和174个小类。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4四个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0-50% (含50% )为3区

  按照我们最新的分区奖励办法,已经有师生发现自己的论文所属期刊没有查到分区信息。是不是存在“第五区”呢?评价时如何对待这类期刊论文呢?带着疑问,我们专访了汤森路透的王利先生。

  新收录期刊:由于还没有建立收录期刊之间被引数据,而无法计算JCR所需的IF,没有IF大小,也就无法决定其分区的位置,于是暂时无法建立分区信息,一般要2-3年后才有分区记录;

  自引率居高不下的期刊:由于某些期刊自引率过高等问题被暂停公布影响因子而无法分区。此类期刊会比较危险,如果短期内不能有所改进,有可能会被剔除出数据库收录范围。

  如何评价这类期刊,他们的建议是可按照第四区对待,当然这得看你们学校的要求了!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