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科院SCI分区合不合理的讨论

作者:  时间:2018-10-05  热度:

  其实关于中科院SCI分区的讨论N多,过一段时间就有人讨论这个问题,其中批评的占大多数。今天在又看到批评的,忍不住回了贴。

  中科院SCI分区是按影响因子一刀切的,如果没记错的线区,这也是最被批评最多的地方。就我所在研究方向,2013年物理 1区阈值:3年平均IF:6.711; 2区:2.490; 3区:1.453,1区最后一个Physical Review X。很多人吐槽Physical Review B竟然也是二区,不得不说PRB是物理类里面非常好的期刊,但是确实比1区的杂志差一点,达不到前5%, 划分二区还是挺正常的。

  中科院SCI分区按不同学科影响因子来分,有一定局限性,不过比按不同学科的人认可度的来评,人为因素会少很多,操作起来也要方便很多,不然找谁来认定这些期刊好坏,找多少人?这些都是问题。在中国,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指标的话,由人来评价,就必然要靠人际关系,黑幕就会越多。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像高考的公平性问题,虽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却是最公平的方式。小木虫上面也有很多讨论评职称、评奖学金、申请基金等SCI论文数量以及影响因子为主要参考,这其实让大家最信服的办法,不然可能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大家还是体谅一下,哪一天人为决定分区的话,可能吐槽的人更多。竟然我们知道哪些是1区的,努力多发些1区的文章 (好处多多,不解释),可以投你认为很水很容易中1区文章,又没人阻止,对吧。

  楼主说的是公道话,如果没有硬指标,只是靠口碑来评,就会陷入白马非马的尴尬境地。如楼上所说,PRB应该进一区,那APL呢?再次点的呢?化工AIChE是化工里的老大,那IECR跟它的差距又怎么去衡量呢?这么多小门类细分起来,造成的不公平之处会更多。

  人们意见多也有期刊归类方面的问题吧,如J. Catal.是工程技术里的一区,ACS Catal.的定位比JC不低,影响因子也超过了,比一区的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肯定难投,但是目前它只能是化学里面的二区。Nano Res.一开始也是化学二区,后来又给调到工程技术一区了。都说化学好发,Chem Commun和Green Chem都接近7的期刊了,口碑地位也都很高,但是也只能是二区,跟有的一区比是亏死了。但是,没有其他的标准去统一衡量。

  只能一个办法:如果你在乎分区,你就按分区投;如果你在乎江湖名誉和地位,就按你心目中的位置投。在你提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只能适应,

  无需纠结这个东西, 看的远的人,更应该重视该刊物在自己业界的口碑。说白点,评审基金,人才计划的人更看重什么的样的期刊。

  比如凝聚态和材料物理看重PRL,PRB,APL,那就投就是了。物化的可能认为JACS,JPC不错,纳米的可能认为Nano Lett,ACS Nano,SMall是主流,材料的可能认为AM,AFM,系列是主流。不可能求全责备,让每个人都来认同你,更不能让分区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过分看重分区而不看重业界口碑,是短视行为,现在各种基金计划的评审人都是业界的权威,如果不是业界的公认的期刊,就算发很多个所谓的中科院一区期刊也没用。

  PRB比PRL低一个档次这个没有疑问吧,PRL一区,那PRB二区很正常。倒是APL越来越水,二区位置不太匹配。PRX新期刊,每年文章量很少,目前不好评论。

  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点此查看侵权举报方式)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