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屡禁不止PubMed却关闭同行评议

作者:  时间:2018-09-27  热度:

  2013 年 10 月,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为鼓励学者对已发表论文进行公开讨论,强化论文发表后的同行再评价,推出 PubMed Commons 网站,作为一个允许学者在 PubMed 收录的任何摘要下方添加评论的在线论坛。

  牵头的 PubMed 作为文献检索的集大成者,广受好评,收录的生物医药类期刊巨多巨广,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有利于 PubMed Commons 的全球推广。网站上线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上千名作者参与,发布评论达 500 条。

  PubMed Commons 成立的初衷之一是成为「学术论文评价共同体」,把已发表论文的评审权力开放给所有同行学者,让学术论文的价值得到更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杂志的编辑审稿人一手遮天。所以,论文发表了,不代表就完事了,只是中场休息而已。

  其二:作者发现论文有错误,或需要补充说明,而杂志又置之不理。那么,PubMed Commons 将是一个好去处,作者可以在这上面发布评论,避免读者理解错误。一旦问题的讨论上升到一定高度,也会迫使杂志主动修正。

  其三:纠正科学界认知错误的宣传途径。比如:国际细胞系鉴定委员会 ICLAC 的二十多位专家,就有通过 PubMed Commons 为污染细胞系添加备注,并向需要验证细胞系的机构、期刊、学者提供帮助,避免不必要的科研损失。

  学术打假教授 Paul Brooks 曾发布统计数据:受公开质疑的论文,23% 被修正或撤回;而被私下质疑讨论的论文,仅有 3.1% 被修正或撤回。公开质疑不失为一个有效做法,相应的平台体系也应运而生。论文发表后的再评价,将会是学术交流的新趋势。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