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四大检索系统SCIEIISTPISR最全整理研究者利器分析者宝典

作者:  时间:2018-09-21  热度:

  世界著名的四大检索工具,即SCI、EI、ISTP、ISR是世界四大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论文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被四大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因其收录文献广泛、检索途径多、查找方便、创刊历史悠久而倍受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部门的青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越来越多,科研管理部门因此将科研人员的成果是否被四大检索工具所收录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为了有目的地投稿,更多的科研成果或论文能及时被著名的检索工具收录,就要知道SCI和EI收录了多少中文期刊——有很多科研工作者非常关注此类问题,在此我们整理汇总编加了世界四大检索期刊SCI、EI、ISTP、ISR的梳理资料和参考资料,同时对四大检索工具如何检索主题文献、论文收录、论文被引用情况,以及核心期刊投稿导引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如有不足,也欢迎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完善。

  世界著名的四大检索工具,即SCI、EI、ISTP、ISR是世界四大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论文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被四大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因其收录文献广泛、检索途径多、查找方便、创刊历史悠久而倍受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部门的青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越来越多,科研管理部门因此将科研人员的成果是否被四大检索工具所收录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为了有目的地投稿,更多的科研成果或论文能及时被著名的检索工具收录,就要知道SCI和EI收录了多少中文期刊。

  1、《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3年,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文献检索工具。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余种;扩展版收录期刊5800余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这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对科研进行评价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出整个学术团体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出个人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SCI中收录的中文期刊有28种(包括台湾9种,香港1种)。具体可查《SCI中引用的中国期刊目录》。SCI 是美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 (Engene Garfield) 1953 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 SCI 主编之一。创刊起初为不定期出版,1979年改为双月刊 。 ISI 除了出版 SCI 外,还有联机型数据库 SCISEARCH 。SCI (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联机数据库及 Web 版数据库。

  SCI 中的所有论文都是从 ISI 巨大的自然科学资料库( SCI date base )中选取的,这个资料库的文献源主要是期刊。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 94 个类、 40 多个国家、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并包括少量的专著。

  SCI 从来源期刊数量来看可分为 SCI (内圈)和 SCI-E (外圈)。 SCI 是指来源期刊为 3700 种左右的 SCI 核心区期刊, SCI-E 的全称是 SCI-Expanded ,是 SCI 扩展版,其来源期刊 5700 种左右。 ISI 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 SCI 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小贴士:“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尺度”。然而SCI原本只是一种强大的文献检索工具。它不同于按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是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即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词,通过收录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迅速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越查越旧,越查越新,越查越深”这是科学引文索引建立的宗旨。SCI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但它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

  2、《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期刊2000余种。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EI收录中国期刊114种,具体可查《EI中收录的中国期刊目录》。

  Ei 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美国《工程索引》( Engineering Index )的光盘版,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提供。数据从 2600 余种国际工程期刊、科技报告和会议录中选取。涉及主题有:化学、建筑工程、污染、科学与技术 ;另一种 Ei CompendexWeb 是《 Ei (工程索引)》的网络版,内容包括原来光盘版( Ei Compendex )和后来扩展的部分( Ei PageOne )。该数据库侧重提供应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文摘索引信息,数据来源于 5100 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其中化工和工艺的期刊文献最多,约占 15%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类占 12% ,应用物理类占 11% ,电子和通信类占 12% ,土木工程类占 6% ,机械工程类占 6% 等。 1995 年以来 Ei 公司开发了称为 Village 的一系列产品, Engineering Village 2 就是其中的主要产品之一。

  《工程索引》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它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

  3、《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会议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 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发表论文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

  ISTP 每年收录近 1 万个国际科技学术会议所出版的会议论文,自 1990 年以来,出版共计 190 多万篇会议论文数据, 有引文索引。 年约增加 22 万个记录,数据每周更新,并提供自 1997 年以来的会议录论文的摘要。

  ISTP 现有 WEB 版、光盘版和印刷版三种。 它的 Web 版 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 (简称 WOSP ),最明显的特点是增加了会议论文的摘要信息(光盘版没有论文摘要)。在 WOSP 中,汇集了世界上最新出版的会议录资料,包括专著、丛书、预印本、以及来源于期刊的会议论文。 ISTP 将这些论文集收集起来,建立索引,以供人们查阅。

  4、《ISR》(科学评论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创刊于1974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收录世界各国2700余种科技期刊及300余种专著丛刊中有价值的评述(综述)论文。高质量的评述文章能够提供本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研究热点、主攻方向等重要信息,是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

  (2) 通过往TOPIC检索入口输入检索主题词,然后对检索结果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主题文献

  (3) 通过往TOPIC和SOURCE TITLE检索入口同时输入检索主题词获得相关主题文献

  如果仅仅用 pipe 检索在所有字段中检索,会命中 4 万多条记录;即使同时限制在 TITLE 中检索,结果也有 1 万多条,数据冗余太大。这时,可以考虑从学科的角度进行限制检索:

  (5)利用 CSSCI 、《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单位 / 集体论文收录情况

  在 AUTHOR 字段中输入上述检索式,命中 9 条记录。与作者提供的论文核对后发现:这 9 条记录全是作者本人的论文。

  在 AUTHOR 字段中输入上述检索式,命中 14 条记录。与作者提供的论文核对后发现:这 14 条记录全是作者本人的论文。比作者事先查好的 12 篇还多 2 篇。

  在高级检索中输入 (Ei 数据库作者标引与 SCI 有很大不同: Ei 一般要将姓和名写全,而 SCI 是要求姓写全,名用第一个字母 ) :

  后经检查,发现漏检的 8 条记录中,有 7 条作者是 zhou, y ,有一条是 zhou, yuanxing 。所以,用上述检索式会漏掉一部分记录;因而我们应再修改一下检索式: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第一个检索式基本上可以比较准确地检索到作者的文献。只所以利用第二个检索式,是考虑到 Ei 数据库在数据标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小的差错,可以基本上没有遗漏地检索出作者所有被 Ei 数据库收录的文献。

  (5) 利用 CSSCI 、《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个人论文收录情况

  备注: CSSCI 、《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统计分析数据库》均没有提供按单位 / 集体检索论文被引用情况的入口。

  (1) 利用SCI、SSCI、A&HCI检索论文被引用情况 从收录的角度检索,例子:

  (3) 利用CSSCI、《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检索论文被引用情况

  关于期刊评价,目前国内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是核心期刊评价法,二是期刊综合评价梯度法。前者简称“ 0/1 法则”,后者简称“综合法则”。两种法则都是以传统的情报学文献离散定律、引文分析定律等为理论依据的。只是“综合法则”涵盖了“ 0/1 法则”,更加强调梯度的概念。 期刊评价的工具,国外以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为代表,国内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为代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0/1 法则”评价的结果,《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是“综合法则”评价的结果。

  核心期刊的概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一学科中高水平、高影响力的期刊。不难看出,核心期刊有两个主要特性:一是学科性,二是学术性。

  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都是在某一个学科范围内来界定的某一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到另一个学科就不一定是核心期刊 ( 当然,综合性学科的核心期刊,如 NATURE 、 SCIENCE 等例外 ) 。

  核心期刊的学术性主要要是以期刊影响因子来测定的。关于影响因子,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三年统计法,一种是中期统计法。按三年统计法得出的结果就是目前我们常说的影响因子 (IF: Impact Factor :某一种期刊在第三年得到的引文数与该刊前两年的总论文数之比。 ) ,按中期统计法得出的结果叫 “ 中期影响因子”(MIF: Median Impact Factor 某一种期刊的引文累计达到 1/2 时,引文数与此时的总论文数之比 ) 。

  投国际刊物,请参考 JCR( 包括科技版和社科版 ) ,选择自己想要找的学科类目,按照影响因子排序,挑选适合的刊物。然后在《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网站查找刊物的地址或网站信息,登陆刊物的网站,查找在线投稿信息。

  投国内刊物,请参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从中选择自己想要找的学科类别,然后按照影响力,挑选适合的刊物。投稿地址信息可以参考工具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也可以登录“中国期刊网”,查找刊物的投稿信息。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