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海洋渔业设施和工程装备方向的研究工作。国际著名出版社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2014-2017)、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大连理工大学“星海学者”。国际水产工程领域著名期刊《Aquacultural Engineering》编委。获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次(包括:201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形成技术标准2项。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安全高效开发相关研究工作,在天然气水合物热力学与动力学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技奖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辽宁省自然基金、大连市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8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入选国家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大连市科技之星等人才计划。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团队李廷举和王同敏教授的支持下一直进行高性能金属合金的研发与制备工作,提出了共晶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以及共晶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方法,研发制备了系列性能优异的高熵合金,开创了共晶高熵合金这个新的研究领域。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凝固分会理事副秘书长。近5年发表SCI论文52篇,被217家研究机构谷歌scholar引用1317次。其中第一作者Acta Mater(金属材料TOP1期刊)ESI高被引论文1篇,一作冶金工程1区封面论文一篇。国际会议邀请报告5次,国内邀请报告12次,分会主席3次,主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获2014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4),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4),入选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