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部分院校会收取学生800元的答辩费合理吗?

作者:  时间:2019-08-30  热度:

  2名论送送审专家评审费(200元/人)、5-7名答辩委员会专家答辩费(200元/人),部分院校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的,可能会有2名预答辩评审费(200元/人)。至于,导师安排个午餐、水果、纯净水之类的,没有计算在内。当然,不管答辩费是多少,向学生收取都是不合理的。教育部曾在2010年转载的新华网报道中提到严禁高校收取答辩费。

  小西记得某高校部分学院2017、2018年收取过900元的答辩费,其中200元是论文预审,其余部分是答辩专家评审费。之后被毕业生实名举报,引发不小的争议,最终处理是退还费用给学生。其实,各个学校的研究生答辩的确有产生论文评审费、专家费,这个费用的存在合情合理,毕竟不能让专家义务劳动。如小西每年也评阅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也有自己的学生送审,算下来是扯平呢。

  常见的情况是一个课题组的几个硕士一起答辩,或几个导师的硕士集体答辩,互相作为评审专家,节约费用。若一个研究生单独答辩,专家费肯定不能只给200元/人,尤其是不少外地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200元往返路费都不够。导师都会邀请自己圈内关系比较要好的专家,或者做答辩委员会主席。惯例看一个研究生是否优秀,看下答辩海报中的专家成员就知道,拿的出手的研究生毕业,导师才会要求各位大牛来捧场,甚至将自己的学生推出去,如之前不少导师就会邀请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领导作为答辩专家。不过,普通的硕士毕业生占据大多数,如大部分人答辩都是自己学院专业的几个导师参加呢!

  不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经费额度不同,肯定是不够培养一个研究生的,这就会要求导师给予科研经费配套。如在课题预算中,有足够的劳务费、测试费、材料费等支撑课题开展和研究生培养等。小西记得在课题申请书的预期成果中就有类似培养2-4名硕士,1-2名博士。

  大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在毕业时,导师都会出答辩费和评审费,也会安排一顿校招待所的午餐,如上午博士、下午硕士答辩,专家总归不好直接安排盒饭呢。我记得自己博士答辩时,评审费是400元/专家,当时还有免盲,送审3位专家。和后面的答辩费一起,都是导师经费内直接转给评审专家账号,连现金都没看到。不过,预答辩评审费200元/人是导师直接给的现金。硕士的线元(部分院校还有预答辩评审是400元,预答辩通过后才会安排送盲审),答辩5-7个专家(每人200元),而可报销的答辩费是750-1000元/人,得导师补一部分费用。

  其实,一个学生补几百不算多,但是年毕业3-5名硕士,对于部分双非院校缺少课题的导师来说,压力就会比较大。往往也是这些学校的部分学院或导师曝出收取研究生答辩费的情况,而平台较高的双一流院校导师很少曝出类似事情。之前,小西也说过,选择导师时建议选择课题经费充足的年轻导师,利于实验开展和毕业。不过,遇到比较扣的导师,为了毕业自己捏着鼻子给答辩费的学生不少呢。

  同时,若是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其他单位开展实验后按要求会回到录取院校参加答辩。这类研究生的费用一般都是导师间友好的沟通,由联合培养单位的导师出,毕竟学生在他们团队做出贡献。

  另外,需注意有些导师会让学生提前去财务请款用于答辩,也有学生垫付后报销到学生卡内的。遇到类似出答辩费的情况,建议和其他毕业生做个沟通,确认下具体的事情情况。就算是不合理收费,也不建议和学院或导师硬怼,先缴纳费用顺利答辩后再和教育主管部门反馈,除非你对自己的学位论文非常有自信。之前,湖南有2所院校的确有类似情况,被投诉后导师将费用都退还的。

  至于说答辩时,会议桌买水果之类的,小西这边学校前几年就有明确发文被禁止啦。答辩时喝的茶叶,每次都是我带的,也不能让学生出的呢。打印费是课题组在校内打印室有个专用账户,学生签名就可以,消费一定额度后开具发票报账的,也不需要学生负担。

  相信和小西团队类似管理的导师不少,也有不少研究生会遇到,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答辩呢!~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