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速来围观这场“神仙打架”

作者:  时间:2019-01-28  热度:

  主要目的是为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使得清华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综合素质优异的人才。

  特等奖学金名额已从最初每年5名增至每年不超过10名,奖学金金额也从最初的每人100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15000元。

  本科期间,她连续三学年专业排名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

  同时她也获得了获清华大学首届公共演讲比赛冠军、IET全球英语公共演讲比赛中国区季军等多项荣誉。

  三年来,王元辰积极参与国际工作,在国际组织中发出中国声音。她入选20位代表之一,参加美国国务院全球环境领导项目;

  曾两次举办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模拟气候变化会议,并组织团队前往真正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举办边会。

  此外,她还参与气候工作,在美国国会、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等5个机构共10个月的工作中进行低碳项目开发与气候政策研究,完成一个项目开发汇报、一份研究报告、起草一篇学术文章并提交九份政策分析。

  大一入学的他在理论物理艰深的学习中夯实基础,开始参加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读书会和组会,与博士生们一起讨论。

  大二开始选修研究生理论课,并获得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物理组)清华唯一的特等奖。

  他在大二下期被周期驱动系统所吸引,和导师一起用50余页的长文章首次完成了对任意空间维度和任意对称性下该类系统的完整拓扑分类,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成为日后该研究方向的“字典”,以一作发表于PRB。

  同时,姚顺宇负责物理系的科普工作,在一年多时间里撰写了数篇推送,并有两篇评述性的文章被收录在中文期刊《物理》上。

  他的物理系主任说,“他兼具过人的天赋,对基础科学的极大热情和认真的工作,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以后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大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在化工系,赵长欣连续三年学业成绩排名年级第一,25门基础与专业课程取得A或A+。

  赵长欣说自己与科研结缘源于对化学的兴趣,高中时期他甚至在家中组建私人化学实验室,用来“娱乐和放松”。

  来到清华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他合成了400+样品,拍摄了1000+电镜照片。

  大二时他打开科研大门从事纳米材料以及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基础研究,相关结果发表一作SCI论文一篇、一作会议论文两篇。

  在清华“星火计划”、“学推计划”、“北创”等项目的支持下,他开展了系列纳米材料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针对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质,深入研究了氧与硫在该材料表面的电化学转化行为,并入选2018年“未来学者”项目。

  赵长欣积极投身于学校的科创服务事业。在校科协、化工系科协和指导六字班同学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他决心——“从被点燃到去点燃,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他被未来的博导、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称为“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是若干年来让老师眼前一亮的才子。

  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蒋南翔奖学金)、学业优秀奖、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他的设计也获得“鸟巢”中方总建筑师李兴钢老师的高度评价,称其具有:“超常的成熟、天分和勤奋”。

  司桂恒曾连续三年担任暑期学校辅导员,连续两年担任新生骨干营辅导员,目前还是建筑学院八字班学生眼中可亲可爱的小班主任。

  他说,身为建筑人就要有建筑人的品格,他认为建筑要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

  看完这些大神的答辩,很多网友都表示是在看“神仙打架”啊!相信有很多小伙伴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对于不喜欢的东西有拒绝的能力,而不是将就。想得到的有能力去追求,而不是卑微。”

  新的一年里,希望小伙伴们都更加努力。不能站在清华的答辩台上,但要努力站在自己学校的答辩台上,做最优秀的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