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媒体报道了一件2014年的故事,瑞典隆德大学一名伊拉克籍博士生深陷ISIS占领区,被导师派遣的雇佣兵乘四辆SUV武装救出。
2014年的一天,这位瑞典隆德大学的化学教授Charlotta Turner,收到了学生的短信,短信表示,如果他一个星期还没回到学校,那么自己的博士论文恐怕无法完成了。
因为他和老婆女儿目前正躲在一个废弃漂白厂,头顶不断有子弹呼啸而过,而向他们开火的是镇外的ISIS恐怖分子。
Jumaah说,自己当时感到很绝望,发这条短信只是想告诉自己的导师一声,“但是我当时没觉得老师能够为我做什么。”
“当得知ISIS导致我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业,研究受到影响的时候,我特别生气。”
让受害者走进废弃汽车后以火箭炮摧毁;将受害者脖子以爆炸性链条连着然后引爆,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一想到自己的学生因为深陷ISIS占领区而无法完成学业和研究,作为导师的特纳教授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帮助学生。
一番商量之后,特纳教授和古斯塔夫森联系了一家安保公司,这家公司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营救作战计划。
几天后,两辆SUV载着四名荷枪实弹的雇佣兵,开进Jumaah藏身的区域。
Jumaah原本在瑞典求学,妻子一通电话告诉他,ISIS已经入侵至家乡隔壁的村子,Jumaah因此赶回伊拉克老家,试图拯救自己的妻子孩子,但是没想到自己被困在了那里。
四年过去,Jumaah在家乡的亲人全都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本人也已经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
而他们的这个故事,除了被传统新闻媒体报道之外,还获得了美国顶级学术期刊Nature的报道!
Nature将这个新闻收入当天简报当中,因为这个故事告诉了大家“科学家们为了学术可以硬核到什么程度”
不过小编我关心的点竟然在于:一个博士工作四年就能偿还上四辆SUV的雇佣兵深入险境救他出来的费用。
目前国内的报道都或多或少带有点调侃意味,但事实上,整个营救行动其中任何一环的缺失、任何一方的推诿、任何一人的放弃,都会让一则可以被调侃的新闻变成一篇悲痛的讣告。
身为一个丈夫,他在自己的妻小面临危险时没有选择抛弃,冒着生命危险承担了属于一个丈夫的责任。
他和家人信仰Yazidi教,该宗教被伊斯兰国宣布为魔鬼崇拜,所以当他的妻子打电话告诉他伊斯兰国士兵进入邻村时,可以想象他是多么恐慌。
然而,他仍然毅然选择从生活安逸的瑞典乘坐第一班飞机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家乡去努力营救自己的家人。
注意,他并没有主动要求导师为他去做什么,而是发短信告诉老师自己可能无法完成博士论文了。
哪怕她口头上说是以扰乱自己研究的名义,但大家都知道她完全可以置身事外,拿着学生的短信名正言顺地中断教导关系。
进一步,她联系了她的上司,而上司也没有因为事态复杂而选择抛弃一名博士生, 而是简单地回复:just do it。
此处,我突然想到之前知乎上看过的新闻:国内某大学一名女学生向院长举报副院长性侵,院长却劝女生为了学院名声息事宁人。
在上司的支持下,导师又联系了学校当时的安全主管,Per Gustafson,可以想象在这个环节,安全主管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提供协助一毕竟他的职权范围仅仅在隆德大学。
接下来的营救行动,四名全副武装的雇佣兵也没有掉链子,深入战区将Jumaah, 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护送到了机场,中间经历了何种波折我们不得而知,但仅仅是这一-行为就听起来颇有 拯救大兵瑞恩的气势。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隆德大学校方,虽然在整个事件中没有突出报道,但可以想象营救行动的巨额资金肯定也经过了校方的批准和支持,所以我们当然可以说,隆德大学也没有抛弃自己的学生。
从学生到导师,从导师到上司,从上司到安全主管,从安全主管到学校,从学校到安保公司,从安保公司到雇佣...
却没法设身处地去想象这些不抛弃的决心和抉择背后的压力有多大一比方说当导师, 上司和校方出了大价钱后,人仍然没救回来,这时这巨大责任该怎么算,又该谁来背?
一次拯救代价如此大,过程如此难,倘若理性计算恐怕无论如何都得不出一个“划算”的结论,但为什么却没有一人和一方放弃呢?
这背后是一种信念的力量一正是这种信念,才成就了人性道德关怀对兽性趋利避害的超越。
凡拥有此种信念的群落,小至师门学校,大至民族国家,皆不可小觑,更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