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玲)记者昨日获悉,四川农业大学日前启动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与四川大学不同,川农大加强了本科毕业生的论文程序,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和研究生一致。这个要求引发了不少大学生的争议,认为此举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四川农业大学日前下发文件,对目前尚在大三的学生的论文工作进行了提前部署。据悉,从2007届毕业生开始,该校将加大毕业生论文的管理力度,通过增加环节、保证师资等措施,强调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按照要求,2011年将离校的2007届学生,毕业论文必须经过“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答辩”、“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等四个大环节。和原来的毕业生论文程序相比,增加了答辩环节。开题答辩要求每组必须有4位老师在场,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学生答辩时间不少于15分钟。
“本科生毕业论文被质疑,并不是论文本身的错,而是管理环节的问题。”川农大副校长杨文钰表示,要保证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防止抄袭,可以通过论文开题和写作过程中增加管理环节来实现。
此举在学生中引起了争议,不少人担心这样严格的程序会增加负担,“又要实习、又要写论文,还要找工作,哪来的时间呢?”对此,该校要求2007届学生从第5学期第13周(2009年11月23~29日)就开始开题的相关准备工作,第6学期第3周前完成开题报告撰写。第7学期第11~18周(2010年11、12月)开始论文答辩,每个学生报告和答辩时间不少于15分钟。杨文钰表示,由于在时间上进行了调整,因此,即使增加了环节,毕业论文也不会增加毕业生的负担。他认为,社会不用把毕业论文看得过于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