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刚踏入学术的领域,就像一张白纸。我希望你们能保证这张纸永远干净整洁!”9月5日,四川大学举行201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面对60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新生,研究生院院长许唯临的寄语掷地有声。
与往年不同,研究生院在开学典礼后立即开课:首次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为第一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等学校知名教授做主讲人,向新生们强调严禁学术造假与论文抄袭。这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创。
在昨日的开学典礼上,坐镇第一课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首席教授高洁。这位满头银发、年过七旬的院士,在台上高声呼吁:“学术研究的核心是要有创新精神,你们一定要求新求真!”
高院士对学子们说,在座的研究生在学术的道路上要坚持独立的思想和创新精神。然而,创新的对立面是模仿,很多研究生在入学后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脚印,更严重的就是剽窃与抄袭。在他看来,“无论你是世界顶尖大师,还是国内学者教授,你的论文观点发表后,就犹如被放在了聚光灯、显微镜下,要接受学者、众人的质疑。”一旦抄袭或剽窃,不但违背学术道德,更是将名誉毁于一旦。
高院士说,研究生们要珍惜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诚信、求真都是一片片“羽毛”,“要珍惜自己的羽毛,毕业后它才能成长为丰翼,助你们在学术道路上飞翔。”
“光纤之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高锟因为光纤的发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他本人一生却十分简朴,对名誉丝毫不看重。高院士用这个例子勉励在座的研究生,一定要把淡泊名利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好好规划自己的理想,一步步从眼前做起,“等三、五年后毕业时,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位,更是对学术的无比热爱”。
“据我所知,今年夏天仅在山东省就有65个硕博研究生,因为学术风貌不端拿不到学位证!”四川大学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温松岩为学生们讲解了学术规范的要求。她一上场就抛出惊人现状,给大家敲警钟。
在温松岩看来,教育部已下发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包括川大在内的全国各大高校,都采取了十分严肃的态度和严格的措施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进校时,建议先自学一下《著作权法》与《专利法》,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要明白,自己必须要遵守什么样的学术道德和规范。”
以川大为例,学校去年出台了治理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并起用“反学术不端欣慰检测系统”。如果学生在学位(毕业)论文中,被检测出连续引用他人作品超过200字而未注明出处的;原文复制或通过改变个别单词、词组及重排句子顺序复制他人作品内容,超过本人所撰写论文总字数的15%的行为等,都被算作抄袭。
许唯临:今年四川大学招收的研究生有6000多名,其中硕士研究生有5541名,接近总人数的80%,博士生1000多名。可以说,大部分学生才刚刚踏入学术研究的生涯。他们现在就像一张白纸,在他们一入治学领域就传递学术道德的理念,从思想引导,从措施上规范,有助于尽可能少地让这张白纸受到污染。
许唯临:从2006年开始,四川大学就开设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这门课程,并且作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学完18个课时,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1个学分。在国内各大高校中,学术规范被作为高校的课程设置下来,四川大学也尚属首创。
许唯临:学术道德教育不是一两次讲座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在日常的授课和学习中让导师和学生都去学习。第一课过后,各学院还将陆续开设《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的良好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用不断完善的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来维护学术尊严,保障学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