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有网络媒体曝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陈振,其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疑似大面积抄袭。
近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当中流传着数张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的网页截图,截图内容为两篇高度相似的硕士学位论文。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陈振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
两篇论文相似度如此之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大众网记者了解到,2013年4月,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还在其官网上登载《山东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在答辩前,陈振的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查重”检测,要用专业软件检测文章与既有论文的相似度,以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按照要求。其“总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60%。然而,通过万方数据库、PaperPass等多个论文检测查重系统比对,陈振与刘俊玲论文的文字重合比明显超过了60%。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24日晚上,校方通过网络媒体得知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档案学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陈振涉嫌硕士学位论文作假的信息。对此,学校在第一时间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即时进行调查核实,尽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山大对学位论文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日前学校相继出台了《山东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实施办法》、《山东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处理规定》、《山东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山东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规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涉嫌学位论文作假的,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将对相关人员及导师进行严肃处理,对已获学位者撤销其所获学位,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