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要学会追问

作者:王德华  时间:2010-02-03  热度:

       大家一定还记得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个小品,蔡明扮演的那位售楼小姐一口一个“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让人忍俊不禁。其实作科研,就要喜欢这三个字:为什么?

 
记得几年前的一次组会上,在讨论问题时我连着追问了学生几个为什么,最后学生两手一摊说:那您要是这样追下去,永远都没有个完。好像学术不能总是这样追问下去的。我当时没有表态,但我要说的是:实际上学术研究就应该是这样的。
 
是的,要一直追问下去,要永远没有个完。我们要的就是永远没有个完,这就是科学研究的魅力,永远探测未知,永远有新奇的发现,永远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你去发问、探索、前行。这就需要一步一步走下去,这是常规的科研态度。
 
但多数时候,或者说我们现在,并不是永远没有个完,而是采取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换个地方也没有各个击破,而是采取蜻蜓点水,骚扰一阵子就回营了。所以,在学术上要是选错了方向或课题,或者根本就没有去考虑选择什么,那是很糟糕的事情。可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向、合适的领域或有前途的领域呢,当然好课题也不是那么幸运就让你给遇上了。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是有道理的。研究组的工作积累,以及自己平时的积累、思考和底蕴会帮助你的。在多数人还感到是晨昏的时候,你就已经发现东方的亮光了,那绝对是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学会追问,是一个科研人员的基本素养。不追问,永远是鹦鹉学舌。不学会追问,你就永远不会进步。
 
读文献,带着问题、结合自己的结果,去追问为什么?
收集数据,如果发现异常,追问为什么?
统计数据,发现与预测不一致,追问为什么?
 
还有关键的一个追问。实验结束后,结论拿到手,论文初稿完成,还是要继续追问,看看还能追问几个为什么?这可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再在你追问出来的问题里面,选择一个可能实现和更有挑战性的“为什么”,继续下去,前面的路就更宽了。
 
追问为什么,会使你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很远。也许你自己感觉并没有成功,但你一定会走得比没有经过追问的人要远,爬得要比他们高。如果一直是问题驱动的,这些问题又是自己喜欢的,那么这样的学术人生,是很丰富的,也就是成功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很难走得很远呢?限制因素很多,如实验模型很重要吧,方向很重要吧,学科很重要吧,方法很重要吧。今天不多说了。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