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是研究自己

作者:  时间:2018-08-16  热度:

  10月14日,孙杨回到母校苏州大学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同时参加苏州大学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总结表彰会。

  孙杨的硕士论文题目是《第三十一届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比赛技术分析》,即对去年里约奥运会孙杨夺得200米自由泳冠军的分析。

  网友看了孙杨的论文题目,不禁称赞道:厉害了,大白杨!把自己作为论文研究的对象!

  孙杨2015年成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攻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按培养计划,孙杨并不会享受特殊照顾,要获得硕士学位和毕业证书,必须要修满39个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

  由于孙杨大量的时间用于训练备战,学校贴心地安排老师到孙杨的训练基地给孙杨上课、布置作业。孙杨的论文导师王家宏教授表示“孙杨很认真,经常主动和老师交流问题”。

  随后,孙杨参加了苏州大学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表彰大会。在今年9月进行的全国学生运动会上,孙杨代表苏州大学在比赛中打破了全国学生运动会200米自由泳和400米自由泳的纪录,凭借出色的表现为学校取得荣誉。

  会上,孙杨被苏州大学授予“优秀运动员”称号,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为孙杨颁发了荣誉证书。(来源:观察者网)

  这是一个自带笑点的新闻,身为奥运会冠军的孙杨,其硕士毕业论文内容,居然是研究自己在里约的夺冠表现,令人看了之后,顿时感觉“大白杨”萌萌哒,毫无忌讳就将自己的技术能力晒出来,以彰显在泳坛的王者之气。

  虽然部分网友对此有些非议,认为孙杨此举太过自大,一点都不谦虚,有夸耀之嫌,不过单纯从学术角度而言,没有规定论文不能研究自己,可见孙杨论文并无毛病,且能顺利通过论文答辩,亦证明论文质量靠谱。

  孙杨于2015年9月被录取为苏州大学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攻读体育教育训练学。

  5名教授组成的导师组为孙杨拟定了培养方案:既要按普通大学生来培养,同时要兼顾到他的训练。孙杨在其后的两年半时间里,不仅坚持完成学业,还兼顾参加了多项大赛,包括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均夺得冠军奖牌,可谓是学业、比赛双丰收。

  孙杨是世界泳坛的名将,靠成绩说话,孙杨拿了这么多世界冠军头衔,可谓实至名归。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世界游泳名将众多,同台竞争非常激烈,拿到200米自由泳冠军自然非常有价值,对该场比赛进行技术分析,一方面可以总结自己的比赛经验和技巧,进行学术性探讨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为世界泳坛做出理论贡献,为其他运动员传授先进技术,推进游泳项目科学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采取举国体制选拔、培养,过于侧重竞技技巧训练,忽视文化素养的学习,这种一条腿走路暴露出的问题太多。

  很多运动员虽然比赛成绩优异,文化底子却很薄弱,体育理论知识短板,社会生活经验欠缺,在退役后往往难以适应新的人生。

  近年来,很多运动员认识到这点,纷纷选择退役后重新入学,甚至在役时就边学习边比赛,两不耽误,文化素养得以提升,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社会形象亦有所改观,以幽默、智慧而著称的李娜、傅园慧就是典型例子。

  类似孙杨、傅园慧这样的比赛学习双修型运动员,乃是体育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单靠纯粹的比赛成绩,难以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可以说,孙杨的论文体现出学术素养和运动员的专业性精神,值得广大运动员学习,公众也应由此改变对运动员的陈旧看法,用新的观念去看待运动员的学业和比赛。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