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医药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在线投稿流程[J];江苏中医药;2007年02期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在线投稿流程[J];江苏中医药;2007年12期
;吉林中医药编辑部在线投稿采编平台启用公告[J];吉林中医药;2010年09期
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周超凡;;中医临床处方饮片用量调研报告(内科)[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19期
朱均;高血压病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孟庆云;;40年中医内科理论研究进展(上)——现代中医内科理论及研究的特点[J];中国医刊;1990年11期
伍喜良;宓余强;张弘;陆小左;董文军;;60例舌象量化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研究总结[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何建成;王自立;;浅谈中医内科学术之发展战略问题[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冯建华;;痤疮的中医内科治疗[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唐福成;;辨病辨证论治 继承发展创新——论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思路及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刘涛;;李德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赵志付;;论《中医心身内科学》的学科建立[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符为民;;中医内科临床辨证客观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A];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全国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九五”以来中医学科发展报告 中医内科学[A];“九五”以来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1996-2007年)[C];2008年
郭蕾;李振中;丁学屏;;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医病机理论诠释[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刘喜明;仝小林;;“膏浊”致病论[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赵 雯;SARS治疗中的激素与中医药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本报记者 郑远斌 本报通讯员 陈美杰;心系健康 造福民众[N];黄冈日报;2006年
任丽梅;我国将对部分医用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6年
鞠文;对部分医疗器械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本报记者 王一娟 实习生 李冰;民间中医求证无门难行医[N];经济参考报;2006年
记者张国民;我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出版发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刘立杰;张仲景方证论治体系研究及其方证数据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刘赟;中药抗肺癌反应性基因研究及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方法探讨[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余云昶;运用数据库和统计方法探讨肺系医案的辨治规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张启明;选录历代五脏病医案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藏象学说中五脏的形态学基础和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洪梅;近30年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历程[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卜擎燕;定量评价临床研究数据质量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肖冰;肝硬化常见中医证候的计量诊断及用药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齐文诚;基于中医内科书提取“胸痹”辨证规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利霞;宋金元时期情志病证证治规律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林崑;利用TBS全文检索系统构建中医妇科数据库的研究与实践[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瑞;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数据处理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王小平;怒志文献整理研究及相关古籍医案数据库的构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张颖;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用药规律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王丽颖;古代医家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组方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闫丽芳;中医脾病证候的特征症状群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