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形成一定敏感性,学会运用数感解决学习中各类问题,对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升明显推动作用。教师可以从借助情境、数形结合、算用结合等教学方式入手,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数感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态度和意识。数感体现在能理解数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算法。数感培养受广大教师重视,由于缺乏必要、方法,教师对学生数感培养效果并不明显。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数感呢通过实践,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学生经常与各种各样数打交道,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创设恰当学习情境,拉近数学与生活距离,使学生体验到数在生活中意义,增强学生学习愉悦体验,收获更好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为了使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算法、算理,我问:“同学们,如果妈妈买一袋大米需28.9元,买一袋洗衣粉需9元,请问妈妈带50元够吗”学生先算出妈妈买东西一共要花 ,然后将结果与50元相比较。这样解答虽然是正确,算式里既有小数,又有整数,学生计算起来会遇到麻烦。因此,我引导学生先估算妈妈要花 ,再将估算结果与50元进行比较,学生列出式子:28.9≈30,9≈10,30+10=40。妈妈带了50元,50>40,所以妈妈带钱肯定够用。这样教学既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数感。
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重要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有效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需要采用数形结合形式,不仅可以使抽象数学算法、算理、公式、定义等简单化、化、直观化,还可以为学生搭建起思维桥梁,促进学生对数理解,发展数感。
例如,教学“分与合”时,为了强化学生对5以内数认识,培养数感,我让学生用圆圈画一画4几种分法,学生很快完成了4几种方法(如图1)。
篮子里花朵数目恰好与数字一一对应,学生可以清楚地从数与形对照中进一步去感受4分与合。如此,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所学知识。
在关于“分与合”教学上,为了深化学生学习感受,我了学生动手、分一分与多媒体直观展示并行教学方法,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数,数感线;了深化与发展,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把数感培养与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算法,还可以让学生在应用中线;数感强化与发展。
例如,教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时,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与认识,我问:“植树活动中,五年级植树380棵,三年级植树190棵,根据这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教师鼓励下,学生提出问题:“五年级与三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五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三年级比五年级少植树多少棵”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又鼓励学生计算出相应结果。学生自主思考后回答:“380+190可以看作38个十与19个十相加,57个十,即570。”
在“万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上,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搭建一个适宜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平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线;了心中有数,数感大幅提高。
吉林大学自考本科论文机械学士论文统计学学年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学术论文指导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怎么写策略本科论文?此文是一篇o2o营销策略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可作为不知如何写学生和教师和数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论文开题和相关职称论文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下一篇:感知论文范例 精选学习素材,增强对比感知———人教版“克与千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Copyright © 2002-2017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论文写作参考网—为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及职称论文发表的同学提供优秀的学术参考资源,论文写作长路漫漫,希望能够帮到您!法律顾问:李莱律师
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文献资源存储,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