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序经学术论著

作者:  时间:2019-10-26  热度: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陈序经学术论著》是陈序经所著的学术论著。它讨论了国内辩证了多年的“欧化”问题,是一部极有参考价值的研究著作。

  本书录了陈序经的二部学术论著,即《中国文化的出路》以及《东西文化观》。这二部著作内容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充分显示了陈序经先生渊博的知识及其独到的见解和思维,对全面了解陈序经先生的学术风格及思想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序经先生这回把中国人这三四十年来经过很大的辩争的“欧化”问题,造成一部有系统和批评的研究的著作,凡是关心这问题的人们,想无不感觉喜悦地欢迎。

  大概无论中国人或外国人,一临到东西文化问题的讨论,他们的论据,很难免去主观和成见的成分——像在这书里被批评过的许多随随便便意见的结论,但序经先生在这书里的努力,却是从批评的社会科学的立场下论断,使东西文化的问题,也渐进于严格科学的领域。我以为这本书的贡献..就在这里。

  教室里的经验告诉我们,时至如今,还有许多青年同学们,对于今El中国必须要走欧化的活路的理由,尚常常发出有疑惑的质问。我们今后的答复,可以很简单的说:“看看这本书,就可以十分明白了!”所以这回劝序经先生将这书付印出版,因为我以为这本书,可以说对于我们的问题,做了一个很好的理论的总结算。

  本来中国的须要彻底欧化,早已过了理论的时代,遑言疑惑?自鸦片战争以来八九十年间,已成为一个中国的切身的实际问题,关系我们民族国家的治乱安危。我们过去欧化运动史上的“同治中兴”(一八六四)不如人家的“明治维新”(一八六八)的彻底,我们的曾、李诸名臣,不及人家木户、大久保等的开通,我们的士大夫阶级,不如人家武士阶级的坚决,我们的遗老遗少,亦无多量的对于新教化的兴趣。所以自从甲午以至到现在,不知吃了多少次亏,弄到今El我们的国家亦太不像样子了。

  “这虽广大而不得富强的中国,有发明而不能进步的中国,深于迷信而无信仰的中国,家法森严而风俗颓败的中国。”(法人Paul Valery语)

  她的问题,岂非根本在文化上面么?她的病岂非在我们前人所叫做的“体”,而不在有无人家的“用”么?所以我们说除了形而上形而下地彻底欧化外没有甚么法子可以解决这个许久成为悬案的“中国问题”。

  但是我们主张全盘接受欧化,当然要首先注重欧化的创造的方面的活动,如创造新文明、新经济、新国家、新制度、新教育学术、新艺术等,这亦可以叫做文化的正业;至于享乐和玩耍方面的欧化活动,乃文化的副业,当以正业的成功和进展为权衡。就是中国人不只要会坐汽车,还要会造汽车,不要一个人有数辆汽车,而还要多数人有公用汽车或电车的逻辑,这涵义也不妨临末提明。

  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无疑有某些偏激之处。但作为中西文化问题上的一个派别的主要代表,其理论观点自然有着不可抹煞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编辑上述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陈序经全盘西化的本来面貌呈献给当代中国的读者,评论其得失,为探讨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出路提供经验教训。

  编辑本书的过程中,主要改正了一些错误的标点、错字、异体字及衍漏之处,当时的用字习惯未予改动,所引用的外文,也未予改动。

  陈序经(1903—1967)广东文昌人。出生于侨商家庭。新加坡育英初级中学、广州岭南中学毕业。1922年入上海沪江大学、复旦大学。1928年入美国意利诺大学研究院攻社会学,获硕士学位,1929年回国任岭南大学副教授。1931年受聘于德国柏林大学、基尔大学讲学。1934年回国,再度任教于岭南大学。同年任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兼该校经济研究所研究部主任。1937年任西南联大教授兼法商学院院长。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应邀赴美国耶鲁大学讲学。当年回国,筹备南开大学复校工作,1946年任天津南开大学教务长、经济研究所所长、财经学院院长。1948年离开南开大学。1952年任岭南大学校长,不久任中山大学筹委会副主任。1956年任中山大学副校长。1963年又兼长暨南大学。1964年秋重返天津南开大学任副校长。陈治学重视实地调查,亲赴农村考察社会状况,为著名社会学家。其著作有《东南亚古代史》、 《乡村建设运动评论》、《蛋民研究》,并有《暹逻与中国》 《越南与中国》、《越南问题》等专著。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