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总犯难找准要点很重要

作者:  时间:2019-01-25  热度:

  科技论文的基础是对科研成果及其成果的深刻认知和了解,但其写作质量的好坏并不能彻底代表的学术造诣和研究水平,这还与写作者表达能力相关。

  一篇成功的科技论文其优秀体现在题材的科学性、首创性,作者的逻辑性和对文章可读性的把控。科技论文写作强调的不仅仅是科研结果的准确,如何将枯燥实验在精准的基础上提高可读性,细致的谋篇布局也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兼顾这两点是提高科技论文发文数量的关键,也正是许多科研人员无法下笔的难点。

  但写作前只要好好思考这几个问题,找准写作要点,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自然是囊中之物了。

  在确定文章的写作主体,即作者想要对读者讲述一个怎样的科研成果之后,需要列出一个提纲,具体包括各部分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证明结论图表数据等,一般篇幅以3000-5000字最佳。

  假如梳理脉络有难度,不妨先建立思维导图,从实验的相关器材准备到着手操作,从数据的采集到最终结论的产出,一步步回顾,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从读者的视角建立文章的基本构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逻辑性和有效性。

  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在大量泛读参考文献后,还需要通过精读找出与研究课题最为密切相关的部分,在了解该领域最新科研进展之后,再进行个人系统性写作,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上,重点提出自己的方法、策略。

  科技论文的创新性是相对而言的,相同的领域只要有个人独到的观点、见解或解决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一次创新性的尝试。毕竟在科研领域,真正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成功还是少数。

  而如何行业内已经熟知的设计和应用、已经被证实的公理和假说进行推翻或补充,则需要写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最新科研期刊,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库,了解行业内最新发展动态。只有自我认识水平的不断更新,才能做到文章写作上的立意创新,在已知某项原理在实际进展中得运作情况的基础上,加以修正、深化或提高精度。只要认真发表自己独到想法或见解都不失为一篇高质量的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的结构一般可归纳成:提出问题——阐明方法——得出结果——下定结论。

  不论涉及的题材范围有多广、设计哪个种类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围绕中心论点,根据实际研究情况,灵活布局,合理安排组织材料。并且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处理手段也不同,相互关系错乱自然也谈不上逻辑性和条理性。只有从中心思路开始发散,一层层剥离解析,讲透彻再进行下一个环节,才能做到有理有据、主次分明。

  各层次讲述是否规范清楚、段落之间的照应和过渡是否流畅自然、绪论与结论是否协调点题,这都是写作者需要留心注意的地方。总之,想要层次脉络清楚,要做的无非是消除论据之间的矛盾性,提高文段之间的联系和呼应,尽量使衔接处流畅自然,做到以上这几点,就能够满足科技文写作要求。

  科技类论文是将科学信息向普通大众传播最有效也是最普遍的途径,要求以最少数量的词汇表达最为精准严谨的科学结论。注重格式的规范化和语言表达的精准化,才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对相关成果进行真实有效的传播。

  规范性体现在:数字、单位、数学公式、物理公式等规范表达,图表数据版面的合理设计,使用固定词汇,不能随意造词、造句,更不能插入各的地方的方言俗语,我们需要的只是规范的书面化语言,力求简明生动。

  初稿写成才是论文成功发表的第一步,后期还需要进行三番五次的细致修改,提高内容和文笔的质量才能达到发表的要求。

  反问自己:论点是否表述简洁有力?论据是否支撑所述论点?谋篇布局是否详略得宜?语句是否精炼规范?从源头找起,最后的根本落到文字层面,试想读者面对这篇文章时想要搜索哪些信息?而你传播这些思想时最佳的途径又是哪条?反复推敲,不怕增改删替,最终总能雕琢出一篇好文来。

  总之,一篇优秀的科技类论文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观点和论证,还需要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行文流畅、用词精准,希望科研工作者在发表个人独到见解的同时,也能兼顾写作质量,提升发文数量,增强问行的可读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