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论文写作修辞手法专栏第三弹——隐喻

作者:  时间:2019-01-21  热度:

  前面两篇文章我们分别给大家介绍了明喻和讽喻两种修辞手法,大家可以在之后的Assignment写作当中合理利用起来。本文中我们要给介绍的第三弹是隐喻这种修辞手法,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隐喻(Metaphor),又称暗喻,是修辞手法比喻的一种,其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喻词“如”、“像”之类的比喻词,而是用“是”、“成为”等动词来联系,有时连动词也不用,如“花的海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表达方式都用到了隐喻,比如夸某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又或者当你怒不可遏的时候骂某人是“猪”。这些形象化的表达可谓比比皆是,但我们在言谈之中往往是无意识地在使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探讨隐喻在日常生活、小说、诗歌、影视作品、和歌曲中的应用,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更多留学论文写作技巧请移步:

  显然,爱因斯坦并不是真的在谈论一棵树。但他通过指出宗教、艺术、科学都是同根同源的,表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美式足球评论员经常使用这个短语形容整个球队都靠跑卫在支撑,以此称赞球员努力、敬业的表现。

  作家常常使用隐喻为作品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如果你说“someone has a sea of knowledge”,便使用了隐喻,意在夸赞他人学识渊博,才学精到。从字面上来看,“知识”和“大海”并没有什么关联,但由于它们都浩瀚无垠,且难以测量,因而有了一定的相似性。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有哪些精彩的运用:

  这是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隐喻之一。显然,Juliet和太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这里使用隐喻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比明喻更为强烈。对他来说,Juliet就像阳光一样光芒耀眼。

  在这首诗歌中,“road”隐喻“life”,“Life is a road”统领全诗。道路横亘、行人踟蹰、选择的路、放弃的路、决定做的事、放弃做的事等等就是隐喻的典型。

  这句台词引自电影《阿拉丁》,显然,阿拉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块璞玉(the diamond in the rough),但他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样子,与“璞玉”有一定的相似性,因为只需稍加打磨修饰,阿拉丁和璞玉都可以实现华丽变身。

  同样的,在这句歌词中,隐喻往往比简单的平铺直叙要更加耐人寻味。歌曲将整个世界描绘成一个夜店。由于这首歌本身会经常在夜店播放,所以歌词显得非常应景,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

  生活中,你是不是听腻了“I am an early bird”这样老套的隐喻?

  如何创作出好的隐喻没有硬性的法则,但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培养创造力。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隐喻的使用技巧吧:

  一种方法,你可以从“life is...and I am...”这个句式来展开练习,通过把生活作一种隐喻,然后延伸到自己,从而练习关于隐喻的系统性思考和创作技巧,如:

  仔细品读一下上述二组句子,体会两种表达方法的不同,以及与一些陈词滥调的隐喻的区别。

  隐喻往往比较模糊且口语化,一般在创意性写作文本中使用,正式文本中尽量避免。例如,你在写一篇关于林肯的论文时,如果形容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heart of gold)就不免有些奇怪。最好言之有物,你可以说“For Lincoln, compassion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ral virtues.”

  但是明喻(simile)这种修辞手法在正式的文体中就比较常见,因为明喻清晰地阐释了两种事物的相似点,而不是简单地将其等同。明喻也能够有效地解释复杂的观点,如: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