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凤凰河北

作者:  时间:2019-01-01  热度:

  题材不限,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非本次活动发表作品不可参与。每人限一篇。内容以反映本次活动的影响及意义,对泥河湾的保护和利用及阳原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对从泥河湾文化的角度如何助力张家口申办冬奥会,展现厚重阳原,文化阳原。

  摄影作品:应为本次活动拍摄作品。分辨率不低于900*600像素。不可PS。参赛作品黑白、彩色不限,每人限三幅。上传的作品要求为JPG格式,图片大小不得超过2M。对于入选作品,主办方有权在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保护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不再另付稿酬。参赛者所提交的照片不得包含参赛者嵌入的任何标记、边框、文字等。

  我们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专家评选和网上展示,征文和摄影作品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并将其作为第二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出版图书的内容,出版发行。

  参赛者应对其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还应保证其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参赛者均视为认同本条款内容。凡上述保证落空而导致的相关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与主办方无关。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参加此大赛需遵守大赛规则。凡参赛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的以上规定。

  6月9日,“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第二届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国泥河湾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河北省阳原县正式启动。来自河北省院校、社会各界公众代表和考古专家们、媒体记者100多人一起走进泥河湾体验考古,感知“东方人类故乡”的神秘色彩。

  8日下午,泥河湾专家讲座在阳原县宾馆举办。来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阳原县委县政府、考古爱好者近两百余人参加此次会议。会上阳原县委县政府表示近年来阳原县对泥河湾遗址保护工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做了详细阐述。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之一,凤凰河北运营总监李小鹏对本次活动的举办初衷作出了概述。各位专家学者对考古爱好者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6月9日,“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第二届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于张家口阳原县正式启动。来自河北省院校、社会各界公众代表和考古专家们、媒体记者100多人一起走进泥河湾体验考古,参观泥河湾石沟遗址以及油房遗址,亲自参与到遗址的挖掘、水筛、干筛、浮选等考古工作。

  由凤凰网河北频道、河北省文物局主办的第二届“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是文化遗产保护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重要尝试,在确保文化遗产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本次活动将全程对社会公众开放,普及考古知识,宣传文化遗产,感受古文化的魅力。

  3.省文物局领导宣布“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暨第二届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启动。

  内容:“镞(zú)具匠心”-- “泥河湾杯”石器制作大赛(悬挂横幅、标语、彩旗)

  B. 作品要求:每组现场制作一套最佳参赛作品(砍砸器、手斧、两面矛头、箭镞各一件);

  C. 评委打分(5分制,计总分;评委:专家3人,公众代表3人,媒体代表3人);

  5、奖项:最佳砍砸器、最佳手斧、最佳两面矛头、最佳箭镞制作各一名;最佳技术小组,优秀合作小组,精神文明小组等;

  8.材料:石料(黑曜岩、燧石、鹅卵石共计500千克),皮革(整张牛皮2张,碎皮10块)。

  泥河湾以其约2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世界罕见的160多处旧石器遗址、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和举世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闻名于世,其远古人类文化遗存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世界罕见,是目前唯一能与东非奥杜维峡谷媲美、对“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挑战的世界级人类文化宝库,被誉为“世界天然地层博物馆”和“东方人类的故乡”。

  加里·克劳福德是应邀参加本次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据介绍,他从1986年起就开始往返于中国,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来到泥河湾考古遗址。

  他表示,泥河湾却在考古学界有着重要地位。泥河湾拥有世界上稀有的第四纪标准地层。全世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只有两处,一处在泥河湾,另一处在维拉佛朗期,这两处相比,泥河湾剖面最多、保存最完整。他来到这里后表示“这里的地层太棒了!”

  “我们这个追求传导给我们的下一代,让孩子们懂得更多的知识,对他们的人生观和生活轨迹都会有些改变。所以公众考古应该是一种桥梁,是一种平台,把一些深奥的知识传导给社会,把一些单纯的学术成果转变为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变为社会财富,变为社会精神的力量。而这也是整个学术界,政府,媒体,乃至每个人的责任。”

  薛珊表示,此次的泥河湾之旅是带着任务来的,她把这回活动当做一次社会实践。作为新闻系的学生,对她而言此次的旅程更多的是来了解泥河湾。在此次活动中,他们拍摄了很多的照片和录像,以方便回去做成宣传片,再通过自己与同伴的宣传,扩大泥河湾的影响力,也向外界传达华夏文明的声音。

  谈及泥河湾,谢飞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即便他以及年过花甲,但是对于泥河湾的考古热情依然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热烈。

  “大学时期,我一直想搞考古,因为我学的地质,并不懂考古。大学毕业后留在地质单位,我不适应。研究生毕业后也是工作在地质单位,也是不适应。我就自己到河北,来搞泥河湾。三十多年来,我所取得的成就,跟泥河湾息息相关。我们共同为社会服务,为中华民族服务。”

  “作为媒体,都对考古不太清楚,更何况是各行各业的群众。”高红超很认真的讲道,“很多人觉得考古很遥远,这次活动就是一次拉近考古工作和公众距离的好机会。”通过公众考古活动,让大家近距离的观看考古工作者是如何打磨石器的、如何考察考古的工作以及考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通过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大家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提高大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让人们积极的参与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

  “我从1987年在河北师大读书就知道泥河湾的价值,就明白泥河湾作为国际第四纪标准底层,几十年前就名扬世界。”

  “泥河湾,不仅仅是一个考古遗址公园,而应该是一个国家地质品牌、一个国际的自然遗产。我们河北人必须要有世界的视角,要有科学严谨的大气,要有高站位。当然,大智慧不是吹牛的事,需要在考古支撑基础上的大手笔的运作,推向世界,走出河北。”梁勇说道。

  一是上世纪泥河湾被赋予科学含义以来,随着对泥河湾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发表出版了大量有关泥河湾的论著;

  三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已为未来的泥河湾图书馆收集各类相关图书3000余册。

  中国规模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城新区广场西南部。为保护泥河湾遗址以及出土的数万件文物,河北省阳原县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专门兴建泥河湾博物馆。博物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两层,局部三层,该馆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整体建筑正面朝向东北方向。于2010年10月中旬竣工,并进入展陈布置阶段。据相关资料称:该馆开馆日期已推迟至2011年元旦前后,馆内6个展区将全景再现20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生活。

  泥河湾博物馆不论在建筑规模和藏品数量等方面均属前列,与云南元谋人、北京周口店等国家级博物馆一并成为世界考古科研基地。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为泥河湾遗址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基地,是公众开展适度观光、文化和生态旅游的场所”。

  三大功能区:在小长梁平台打造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纪念性广场,主要构建游客中心、纪念广场、地球生命轴线、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等;

  三是在马圈沟遗址周围以探寻古生物活动遗迹为主线,通过时空穿梭与生物探访之旅相结合,打造体验性园区,主要构建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大棚和彩绘景墙。

  张家口泥河湾公众活动圆满落幕了,可是坊间的却由此掀起了考古热。200万年前的古人类,也许离我们很遥远,却打开了阳原的世界之窗,东方人类的历史也许会被小小的阳原刷新纪录,这是阳原考古的意义所在,更是人类文明科学进步的历史印记。

  众多的专家学者、政界官员、媒体记者、社会群众还有青年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由凤凰河北组织的2015文化遗产日公众考古活动中来,大家克服各种不利条件,积极去探索与学习,泥河湾的神奇令他们震撼,而他们的坚持令我们而感动。泥河湾,正是因为有一群如此执着的人类,才会走向我们中来。公众考古,不就是希望通过公众,了解我们的地球,了解我们的家园,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发展未来。

  未来,阳原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可是科学的世界,一定会记住这里,记住公众的考古,记住我们创造的文明。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